当前位置:红颜阁>穿越重生>清末枭雄> 第两百五十一章 望风而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五十一章 望风而逃(1 / 2)

张国梁猜测沈驰云是直接追着自己北上的,而实际情况虽然不是如此,但是也差不多了。

沈驰云是在彻底拿下淮安新旧联三城后才率领主力部队离开淮安北上,并没有说是为了追击张国梁而北上,初始目的是为了去桃源县,和第一军一起包围李鸿章所部。

但后续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李鸿章直接逃了,导致第一军紧急追击的同时,第五军也是被迫改变方向转道沐阳,以求拿下沐阳后掩护第一军的侧后安全。

此外,张国梁当初从淮安北逃的时候虽然比沈驰云的北上提前了两天时间,但是他麾下都是绿营旧军,虽然这些人在绿营旧军中已经算得上是精锐,但是依旧无法和皇家陆军的轻装连续行军的速度相比。

也就是说,第五军和张国梁都是从淮安到沐阳,但是前者花费的时间要少了将近一天!

如此也就让张国梁非常怀疑,这个沈驰云是直接追击自己北上,甚至有可能连淮安都没去打而绕了过来。

不过心中不管怎么疑惑,张国梁的心中都是非常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和中华军对着打自己是占据不了便宜的。

这并不是张国梁性格胆小懦弱,而是事实如此!

张国梁比李鸿章、都兴阿等人要更加了解中华军,早在林哲举旗造反之前,还是余胜军时代的时候,他张国梁就曾和余胜军并肩作战,在常州城下他可是亲眼看见中华军是如何凭借万人不到的兵力就把常州城内的数万太平贼军压得死死的。

更加清楚当初余胜军的一支偏师不过两千多人,却是一路过关斩将,奔袭数百里,连接攻破金坛、丹阳、镇江,最后兵临南京城下,而这一次的奔袭,也成为了南京太平贼军的内讧的直接导火索。

林哲举旗后,余胜军为基础的中华军只花了片刻功夫就拿下了江阴,迫使张国梁和黄宗汉渡江北逃退守扬州。

扬州一战,张国梁和李鸿章以及德兴阿三人一共五万多兵力,其中还有李鸿章的江淮新军一万五余人,但是依旧没能挡住中华军三四万兵力的进攻,最后被迫狼狈而逃,那一战里,江淮新军折损数千人之多,只带了八千人狼狈而逃,而张国梁更是丢下了好几万人只带着万人不到逃到淮安而已。

前两天的淮安一战,己方空有四万人的庞大兵力,但是面对只有万人不到的中华军之皇家陆军以及一万不到的协防军,总兵力不足两万人的中华军第五军的进攻,己方苦守多天依旧不敌。

在城破后的第一时间里,张国梁就是不得不率领五千精锐骨干再次北逃!

这一连串的战事足以让张国梁深刻地知道中华军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中华军的协防军还好说,不算什么大的威胁,但是那些皇家陆军却是真正的狠角色,按照张国梁自己的判断,即便是守城作战,自己率领的如果只是绿营八旗,地方乡勇等旧军的话,没有五六倍的兵力根本就不要妄谈守城,如果是野战的话,哪怕是有着十几倍的兵力优势也难说就能够获得胜利。

这些皇家陆军根本就不能用旧时常识来判断,这是一支使用全新武器,拥有全新作战模式的军队,和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一样。

这不仅仅是他张国梁的判断,实际上国内的聪明人很多,他们都是非常清楚中华军的不一样,要不然国内也不会短短几年内就掀起一番编练新军的风潮了。

林成庭,李鸿章,都兴阿,胡林翼这些主持编练各式新军的人不说了,就算是世人认知里极为迂腐的清廷部堂高官们,也是一个个都知道这未来是新式军队的天下,要不然清廷也不会下那么大的力气编练各种新军了。

这天下人,尤其是站在权力顶层的那一小群人,哪怕是再迂腐但也拥有常人难以触及的眼光,站得高一些,看的也就更远一些。

至少现在是没有什么清廷高官或者武将会继续坚持骑射无敌,洋枪洋炮不过绣花枪中看不中用这些言论。

相反,现在的人张口闭口就是新军,几乎每天清廷那边都有朝臣上奏折方略,阐述着各种编练新军的方法,他们并不会说因为一些东西是中华军那边拥有的就加以排斥,说什么反贼逆军的东西不能用,相反他们抄袭的非常愉快。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就是这江淮新军、各省练军了,同时还有附属于新军的天津机器局,然后还有督办练军大臣都兴阿为了解决京畿练军、直隶练军军官问题所办的‘兵部将弁学堂’

这所学堂1856年就开始筹办,一开始效仿余胜军随营学堂创办的京畿练军随营学堂,今年年初就是从京畿练军独立了出来,归属兵部直辖,并更名为‘兵部将弁学堂’,并责令各省督抚优选贤才前往该校报考就读,旨在为京畿练军、直隶练军以及其他各省练军提供合格的新式陆军军官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