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碧血银枪_99(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他的亲卫御敌的号角!

出得门口,就只见一线浓烟掩住铅云层层,熊熊火光映得星月失色。而那个方向,正是官驿!

赵云饮宴,他带的亲卫却是为防万一,都守在门外。看到官驿的方向冒出了火光,这才吹响号角引赵云出来。

将王妩留在官驿,或多或少是赵云的意思。无论是出于王妩扮作女乐的那次“意外”,还是想到公孙瓒曾将王妩许嫁公孙康,无论如何,他都不愿王妩出现在公孙康面前。

想着辽东如今的局势,公孙度对自己两个儿子的压制显然比袁绍要高明许多。无兵无权的两兄弟争位,其实根本就乱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如非他们要借辽东靠海之势,与青州互为犄角,辽东在这兄弟之争中慢慢自耗,莫说成为幽州的后患,如何自保才是当务之急。

这也是赵云敢于将王妩一同带到辽东来的原因。只是,这本该无惊无险之行,现在却是一把冲天大火,几乎要将他一颗心都一起烧了进去。

☆、第八十八章

赵云突然恨不能今夜的辽东能再冷一点,就像是在来时的路上那样,冷得王妩无法入睡,彻夜清醒。从郡府到官驿,一路上他脑中不断地推想官驿中究竟会 是如何一副光景。或是焦土残壁,哀嚎叫嚷,血肉涂炭,或是还是刀兵陈列,二十五名亲卫以少敌多,血色与火光交融,正拼死支撑。

无论是哪一种场景,都令他胆战心惊。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他的心口。

但当他真正赶到官驿时,俨然有序的屋舍正好在火舌中轰然坍塌,变成了一堆焦黑的废墟,激起层层尘土如天际铅云一般翻涌起来,刺鼻呛人的焦味,紧跟着炽热逼人的空气一同扑面而来,就连那冲天的大火势头,也像是在这一瞬间缓下了几分。

整个官驿都被烧成了黑炭,火借风势,早就蔓延到了官驿后面的百姓屋舍。一时之间,哭叫之声,四处奔逃的身影,已然乱成了一团。

而在那废墟之外的一箭之地,那瞬间就被翻涌扬起的尘土堆卷没顶的身影,不是王妩又是谁?

烈焰尘土,王妩半步未退,声音不知是虽然因为高声扯着嗓子的关系,还是被烟尘呛了,有些嘶哑,却极为镇定。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掷地有声:“拆了最近的屋舍,将火源阻在尚未着火之处!”

二十五把强弓如扇列于她身后,箭上弦,弓如月,人数虽不多,拱卫之态却极为壮观。星芒遥指之处,却是一众留守官驿的辽东兵士,战战兢兢,却又老老实实地照王妩的话,几人一组,各抬了碗口大小的粗壮木柱,撞向那还没有被火苗吞噬的屋舍。

这个时代的屋舍,多是土墙木梁,草瓦做顶,这样一场大火,没有专业的高压水枪,光是靠着人力打水,根本就不可能扑灭。不如直接动手将屋舍拆去,釜底抽薪,断了可燃的根源,待能烧的都烧完了,大火自然也就会熄灭。

夜风极大,瞬间便又转了向,急速扑向百姓民宅的火头也跟着顿了一顿,那些辽东兵士总算是趁隙高喊着,撞倒了一排屋舍的土墙。

“赵将军!”就在这一眨眼的功夫,护卫在王妩身后的二十五名亲卫已然有人注意到了赵云,高呼一声,引得王妩骤然回身。

而偏过的风向也与此同时将烟尘吹散稍许,将王妩笔挺的身姿又复露了出来。

这下赵云看得清楚,她背负着双手,身上披了件不知从哪里来的狐裘,而那裹得严严实实的狐裘正面,一滩巴掌大小的血渍直刺入他的眼底。

“阿妩……”赵云目色一紧,竟是顾不得勒马,直接就从马背上跳下来,一阵风似的掠到王妩身侧,手一伸,扯开狐裘,“伤在了哪里?”

赵云的动作极快,王妩听到亲卫的话,一直强撑到现在的镇定之色还来不及褪去,只觉得眼前一花,紧接着狐裘一松,好不容易捂暖的身子被冷风一激,顿时打了个寒战。

下意识伸手去抓松开的裘衣,不防又碰到了手心里的伤处。

“嘶——”王妩倒抽了口冷气,然而在抬眸对上赵云焦虑的目光时,却是骤然眼圈一红。

面对公孙恭的发难,她先用连弩之巧令他心生顾忌,再然后一句“放箭”,摆足了玉石俱焚的声势,逼得公孙恭自乱阵脚,全没有听出问题就出在那一句“放箭”之前的“诸将听令”里。

既然是赵云留下的亲卫,自然不同于行军兵士。不需兵符调动,不复森严军令,放箭就放箭了,这“诸将听令”四个字,又岂是她一个小女子可以轻易出口的。

声东击西,虚张声势,她的应对极为成功。但当手里的短刀真正扎入公孙恭的身体里时,王妩却控制不了地发起抖来。

弩箭也好,短刀也好,这其中的时机,若是差了分毫,就会变成公孙恭手里的刀抵住她的背脊了。

手里似乎还能感觉到刀刃刮过血肉时带来的阻力……

但是火势越来越大,王妩知道自己这时候若是慌了神,就算她能在外面亲卫的护持之下得以脱身,公孙恭一死,公孙康即使心里高兴得要死,面上怕也要将这事栽到赵云头上,洗清了自己,名正言顺地接管辽东。

他们虽说不惧,可这事再难善了,到头来还是要强攻辽东。

在拿刀子捅了人之后的惶恐中,王妩的念头转得飞快,强自让自己镇定下来,一连做了几个深呼吸,却被冲鼻的血腥味呛得胃里一阵翻腾。

好在外面的亲卫几个呼吸间的功夫已经冲了进来,灼人的热浪从撞开的大门外一股脑地涌了进来,虽然带着同样令人憋闷的焦味,但好歹是将血腥气冲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