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国祚之战的上中下三策(2 / 2)
道理很简单。
吴三桂是有壮志雄心的,他想要真正立起来,秦川,包括河间显然都不行,只能作为支撑,而不能成为根基。
往西北发展倒是可以,但西北又怎能跟肥沃的蜀地相比?
所以,只有打下蜀地,灭了张献忠,占据巴蜀的肥美,坐拥天险,吴三桂的腰板才能真正的挺起来。
张献忠自是也明白这一点,他只会比大清国还要更警惕吴三桂。
至于大清国这边,多尔衮等人也很明白,相持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结果,大清国在当下,已经经不起什么大波折了。
这也就导致,诸多核心,又汇聚到模范军和徐长青身上。
一旦徐长青和模范军再有动作,针对大清国,战事再起,势必将整个撬动整个天下的平衡。
当然,结果自也是有喜有忧。
倘若大清国能灭了徐长青和模范军,这一切的烦恼,自是不复存在。
但反之,大清国如果在与模范军的交战中有大损失,那,很多东西就都不好说了。
此时的天下,看似颇为平静,实则早已经暗流汹涌,牵一发而动全身!
稍有不慎,脆弱的天平将直接被打破!
而这一切的核心,便是模范军!
……
海城,侯府内书房。
徐长青已经在内书房内思虑了好几天,却迟迟没有决断。
模范军此时看似强大,各方面开战的时机都已经成熟,但却也正因为如此徐长青才更为的谨慎。
这一战不开则已,一开,那种影响力将是无以复加的。
万一模范军在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即便徐长青是穿越者,即便徐长青底子很厚实,却也极有可能再无法挽回。
这也让徐长青不得不慎重。
须知,不论是吴三桂,张献忠,李自成,还是罗汝才,贺一龙,包括白广恩,孔有德等人,都他娘的是一头头饿狼。
更别说还有隐藏在水面下的祖家等势力。
别看祖家现在扑街,像是没有了什么底子,但祖家的核心子弟,在大清国都有要职,且多半都有实权。
加之他们数代人形成的影响力,手底下佃户又很多,振臂一挥之下,依然是强而有力的一流军事集团。
这也导致徐长青迟迟吃不准到底在何处开战。
按照之前徐长青的部署,战场自然是在高丽更为合适。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若是在高丽爆发大战,纵然要增加一些运输和人力成本,但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退一万步说,即便最终模范军在高丽打输了,依然不会伤及核心,稍稍缓缓便能东山再起。
但这玩意儿徐长青能看明白,多尔衮等人又岂能看不明白?
最怕的事情是,倘若模范军提前在高丽布局,但清军却不上套,后果就有点严峻了。
所以这个‘上策’只是最理想的状态。
这究竟是直关国祚之战,怎么小心都是不为过的。
剩下的便只有两条线。
一条是走大沽口这边,利用模范军庞大的船队,不仅能保证运输力,也能打得起对峙消耗,是为中策。
但这中策最尴尬的地方就在于,暂时‘师出无名’。
而且即便模范军打下了大沽口,乃至打下了天津卫,目前的状态下也很难对京师产生威胁。
下策则是兵临中原一线。
好处是可以犁清中原这数年来混乱的现状,加大大明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坏处却也显而易见。
恐怕也正是清军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一旦模范军兵临中原,就算模范军粮饷、后勤全都无忧,但敌人却不会再是真满洲为主,而是孔有德、白广恩、唐通、刘良佐、包括吴三桂等汉军旗的汉人奴才们。
“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徐长青点燃了一袋烟,任由烟雾将自己缭绕遮蔽,眼神略有迷茫的看向巨大的地图与沙盘,还是迟迟下不定决断。
说到底。
模范军,包括大明,即便已经翻盘的先兆,但掌控力究竟还不够强,还不足以形成碾压局,上不了大清国的高地。
特别是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满蒙王族核心也意识到了,他们已经处于被大明压制的状态,只会小心小心再小心,很难再给模范军歼灭他们满蒙八旗主力的机会。
而徐长青在川蜀和高丽的布局,此时又还太过稚嫩,还需要很多成长空间,挑不起这个大梁来。
正当徐长青烦躁的来回踱步时,外边忽然传来亲兵急急的禀报:“报——高丽八百里加急!高丽王上李倧已于前日夜间暴毙身亡……”
“嗯?”
徐长青登时一个机灵,一下子抓到了什么。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