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5)(2 / 2)
至于他皇祖父会不会吓到木白是完全不担心的,他皇祖父是谁,刀山火海N个来回,天天睡在一堆龙里面的大明第一猛人哎。
工匠做出来的龙头和他木小白有什么关系?他只是个淳朴的孩子哇!
但这个残酷的世界并不打算听他的解释,当木白收到祖父装箱运来的名家山水画并被留言好好钻研熏陶时,木小白愤怒了。
不就是画画吗?好像谁不会一样。
他当即就冲到了附近的山上,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投喂了一圈刚睡醒出窝的各种昆虫后,小孩得意洋洋地将自己画好的皇陵俯瞰图寄了回去。
虽然这次出行他没有带上合适的小黑屋,但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画画其实也一样,照着画多了总能找到些规律。
不少著名的大师都是通过仿画一步步学习前人的经验,然后融入自己的风格,再加上自己的品味和鉴赏,最后走到了大神这一步。
木白现在就是走在第一步上,虽然还没有自己的风格,但画一张带着阴影角度的俯瞰图问题已经不是很大,虽然写实度肯定比不上光学绘图法,但也有八九分意思在。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画一送到大明皇宫就让朱元璋想起了此前搁置的一个计划,他招来随侍的文官,问:如今画院中有多少学生?
文官一愣,有些艰涩地回忆了下,迟疑道:约有五十余人。
朱元璋瞄了他一眼,倒是没有对此不专业的行为多说什么。
其实,这也不能怪文官,大明和注重艺术生培养的宋朝以及仰慕喜爱汉人文化的北元朝廷不同,虽也建有官方画院,但并不入正规编制。
虽然大家的名头都叫宫廷画师,但明朝画院的存在感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一方面是因为掌权者穷苦出身,本就没什么艺术细胞,另一方面,洪武帝也懒得搞些大场面让画师发挥。
但不管怎么说,好好一群艺术家到了现在这种让人要回忆半天才想起有这么个部门的程度,也是怪可怜的。
好在洪武帝到底还是想起来了,他挥挥手让人叫来了画院的院长,然后给人布置了一个不知道该说简单还是困难的任务他让画师们分为两批,共同去绘画他指定的几个地点。
一批人使用的是传统画师的绘画技巧,另一批人则是扛着一个小黑屋,在小吏的指点下使用小孔成像法绘画。
前者还好,后者就感觉有些憋屈了。
小孔成像的绘画手段对于画师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不需要任何基础,只要会运笔就能照着画。
这种于新手来说非常友好的技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就很让人不舒服了,这相当于否定了画师的专业性以及多年的努力,将他们变成没有灵魂的模仿机器。
而更可怕的是,因为他们只需要进行没有感情的临摹,无需思考,当小黑屋的画师完成了一幅作品的时候,他们的同僚刚刚完成打样。
目送小吏将他们的作品卷起带走,几个刚从小黑屋里走出来的画师表情都有些凝重。
他们的同僚有些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见他们那么快出来均是露出了讶然之色,而等互相分享完了经历后,大多数的画师都露出了屈辱之色,而这份屈辱中亦是隐藏着些许惶恐。
洪武帝对宫廷画师的态度本就是淡淡的,现在又不知道从哪里寻来了这种有辱画师风范的绘画之法,简直就是要将画师二字贬到了尘埃里去了。
此等画技,简直全无神韵!一个画师捏着笔气得直发抖,不过是小儿都可的模仿之作。
不错,陛下难道是想要推广此等绘画之法?若是世间人人皆以此法绘图,只有形似而没有神似,画坛危矣,届时,我等有何颜面去见先人?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觉得各位同僚反应有些太大了,陛下毕竟什么都没说,如果大家反应过于激烈的话,说不定反而会惹怒洪武帝。
这人是个年长的画师,见多识广,也不像小年轻们那样一腔全是热血:若此画如你们所说人人可学,也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会,到时候铺天盖地的皆为此等作品,大家还会稀罕吗?
他的视角有些奇特,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话一出口,画师们的头脑便稍稍冷静了些,纷纷表示此言倒是有几分道理。
见状,老画师又安抚道:你们要相信我们传演千年的学派,我等之画,均是储于心,再形于手。观者如何看,画者如何画,皆不经眼,而经意。
说着,他指向了一个画师绘到一半的风景画,举例道:就如这山水画,绘山不是山,绘水不是水,能看出几分皆是个人审美意趣,若是能遇到赏读出画中意的,那便是知己。画同乐一样,都是从心而交友。而你们所说的新画一眼便可看到底,画者与赏画者不过是表面交流,实则全不走心。
诸位,若我所料不错,陛下忽然尝试新画应是另有目的,只是此等目的非我等可以打听,老夫建议各位还是莫要细究。
这一说反倒引起了年轻画师们的好奇心,他们都打量老画师一贯是个心软,于是拽着老画师好一顿缠磨,非要他说个明白。
实在拗不过这些年轻人的缠磨劲,老人轻叹一口气,提点道:何画要求全然的准确,一分一毫也不可错?
这句提示已经够明显了,再说就要触及雷区了。听得懂的都闭口不敢再言,听不懂的也没敢四处打听,现场气氛稍有回落。
众人在互相劝说和安抚之后,重新回到了画案上,只是心已经不再宁静如水,落笔也无端生出了几分急躁。
蓦地,有一呆头呆脑的青年似乎想到了什么,他一拍手出声道:我知道了,是舆图和城防
他话没说完便被众人齐齐捂住了嘴。
嘘,不要命啦,这话是能说出口的吗?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老人口中所言和洪武帝心中所想对上了八九分。
但他还是不够了解洪武帝,洪武帝是做二选一的人吗?
作为成年人中的成年人,大明的开国皇帝坚定表示:写意和写实他全都要。
在如今这个时代,小孔成像法是全新的技术,无论是取景视角,还是落笔手法,都和现如今的绘画技艺全然相同。
如果只想选用一批能够使用小孔成像法绘画的人才,洪武帝完全可以起用新人。他之所以动用了这批宫廷画师,是因为小孔成像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必须依靠光源才能进行作画。
小孔成像法的原理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而在大部分时候绘外景之时,光源都是天上的太阳,所以,在绘制大型的建筑以及大场面时,小孔成像法的原理就注定了其只能采用仰视或者是平视的视角。且由于其对于光源的依赖性极强,像是木白所绘制的皇陵图那种俯视的视角是不可能做到的。
然而,众所周知,想要一窥全景唯有使用俯视视角,不得不说这也是此等画法的缺陷所在。
而传统绘画技艺虽然在后世有很多人批评其毫无科学且无法带入的视角,但这种绘画法的确可以让所观者以第三人角度将所绘场景呈现在纸上。
作为曾经使用过这种绘画法给老婆画过画像图的人,朱元璋原先也认可了这一缺陷,但现在木白为了炫耀自己的品位大手一挥画了一张兼具二者之风的俯瞰图,立马就为洪武帝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忽然意识到,小孔成像法其实是可以和传统绘图相结合的。
小孔成像法画出来的人和物之所以栩栩如生,其实是因为他是将肉眼所见的一切都描摹了下来,包括人脸、建筑的明暗,而这一部分是传统绘画法所忽略的。
那是否意味着,只要补上这一点,或者说只要学会了抓住光和暗的关系,就能不依靠暗室画出这种立体画?
不得不说洪武帝的观察力的确惊人,不过是几眼,他便抓住了光学绘画的真正秘密利用光影、虚实和明暗,给人以真实感,而这恰恰是传统绘画所缺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