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冰瑶倒是比较在意书生入贡院之后的需求;她道:“每次春闱,书生进入贡院,都要经历九天折磨,吃喝穿睡都在里头,很多人准备不周,连一半的时间都撑不住就被抬出来,你们想想可有协助之道?”
阿六道:“太子妃,您也太善良了,能照顾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书生已经够好了,现在还要管到他们进贡院之后的饮食,会不会太亏了?”
秋娘敲了阿六的头:“太子妃想的比别人长远,现在你觉得吃亏,但长远下来,这亏是谁吃还不知道呢!”
胡掌柜抚须道:“太子妃高瞻远瞩,想的比一般生意人更长远。”
穆冰瑶笑道:“你们别把我想得太高尚,商贾逐利,本太子妃做事的原则也是从『利』字出发;只是这个『利』有大利和小利之分。”穆冰瑶顿了顿:“小利是赚取银子,维持酒楼营生;大利是能帮太子殿下,毕竟天子脚下,一品状元楼名声好,对太子有利无害。”
穆冰瑶眸光清睿:“只是这样,还够不上本太子妃心中的『一品』。
“太子妃心中的『一品』?”
穆冰瑶眼神透出一股向往:“以前我在四懿书斋时,课堂上先生问问题,我知道答案也不敢回答,深怕出了风头惹长姐不快。”
“后来,书斋来了一个先生,他看出我被其他千金欺负,课堂上总愿意给我机会,但却因为这样,长姐联合其他千金找了由头,让他离开了四懿书斋。”
“我知道了很难过,去给先生送行,却又担心他迁怒于我,偷偷跟着他,走了一段路后,他竟转身向我招手,带我在一个小茶棚吃东西;告诉我:『二姑娘,老夫做一个读书人该做的事,问心无愧,所以你不必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还勉励我,说别理会那些欺负你的人,因为有能力的人都花力气在进德修业,只有没能力的人才会花时间嫉妒别人。”
“后来他调到豫州,叁年前的状元正是他的门生。”
温如仪“啊”一声:“太子妃,您说的是纪畅纪师兄!”
穆冰瑶点头:“正是纪先生。”
温如仪眼眶微湿:“他是家父早年的弟子。”
“是,纪先生一生禀持温先生的教导,就记得读书人最重要的两个字:『风骨』。”
秋娘突然道:“太子妃,您每叁个月让秋娘寄一笔银子到豫州莲城的青莲书院,就是这个纪先生……”
穆冰瑶点头:“纪先生是我心中读书人的榜样,他没有欧阳先生或乔太傅那样的名望,却禀持一身清骨,做一个读书人该做的事,是经师也是人师;他就是我心中的『一品状元』。”
“所以本太子妃期许一品状元楼,不仅仅是一间吃饭的酒楼,反而希望它能成为一个读书人向往的桃花源。『一品』不是指地位、价位的一品,而是品格、风骨的『一品』;我的食物是最好的,我大秦文人也有最无可挑剔的品格风骨。”
受了穆冰瑶的激励,温如仪找钟老一起研究,看怎么做才能给入春闱的书生在饮食上做贡献;秋娘则和胡掌柜订定了一套给书生在一品状元楼举行讨论会的规则。
讨论会最后规定,参加者必须是今年要入春闱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茶水无限供应,其余食物则不贩卖,更严禁饮酒;来这里就是一张桌椅一只茶杯,用自己腹中文墨与人交流。
办法一公布,消息火速在京城传开,许多在其他茶楼举行讨论会的书生,也纷纷慕名而来。
温如仪请周磊书写一幅大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字,直接挂在一品状元楼最大的墙面上。
肖东华也拿出欧阳墨的墨宝,一样是杜甫名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给一品状元楼,让书生激发壮志。
乔景行也送了一幅“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过来,穆冰瑶来者不拒。
当大家都赞赏太子妃的义举,穆冰瑶却归功于以前教导的纪先生;并在第一天讨论会时,由段锦陪同出席,以昭示皇恩。
新春新气象,春闱前这些要入春闱的考生,每隔一天在一品状元楼开一次讨论会,让这些书生都获益匪浅。
几个考试司监官和翰林供奉、编修换了便服,偶尔也来酒楼二楼,听楼下书生辩论,更从中听到许多不错或让人耳目一新的言论,也大有斩获,甚至听到了一些地方民情,回去告诉皇帝,皇帝不禁感叹:“朕这个儿媳若是男儿身,当为一国良相。”
林正笑着对皇上说:“太子妃是个聪明人,讨论会举办之后,从不现身参与,维持后院女子不干政的规矩,殊为难得。”
皇上手书一幅“一品风骨”的匾额,送给一品状元楼。
许多大型酒楼也纷纷效法,穆冰瑶知道后十分高兴,这就叫与人为善。
但有人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