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后(1 / 2)

加入书签

翻了下书籍信息,发现这本开文是在19年的5月初,好像还能想起当时的感受:很偶然的一天,一直很萌骨科的我在看了一本又带了骨科情节的古早少女漫后,打算自己尝试写一下。于是就开始了长达一年半和曾桥柯元迟共游的旅程。虽然实际上真正完整持续更新始于今年叁月。

因为想写完完全全的现实向,所以我没有把他们设定成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妹,毕竟一直在一起的两人会完美实践韦斯特马克效应,不可能产生完全纯粹的感情,因青春期过渡产生的性冲动从而带来感情的附加也不是我想讨论的。

于是我让曾桥和柯元迟在不断产生的差错里,注意到了彼此,再爱上了彼此。这样的感情带了命中注定般的欣喜和绝望,他们会不断认为这本是可以规避的一段感情,向往地同时又会痛苦地抗拒。

这一次我依旧想写复杂的人物,对于我个人而言来说,算是成功的。前十几章时有小可爱评论我曾桥很不讨喜,因为当时对比柯元迟的情况下,她是个一直逃避、永远不把话说清楚,沉默着又去伤害着柯元迟的角色,在柯元迟近乎一次次的剖白剖析里,她显得十分“不领情”。随着故事的推移,我希望展开她的内心到大家的面前,她的沉默是因为极深的痛苦,她的逃避懦弱,是一种长久在父母面前的压抑着的无法反抗。她会像自己的妈妈那样去说一些极端的话,但同时她爱护着自己的哥哥,也能与自己的发小昌程共情,有真正可以逃避的机会放到她的面前时,她却并不会选择(例如和昌程在一起,欺骗所有人)。她恨着自己的父母,却不会完全割舍掉他们,抓住一点对自己的好,放大这一点好,也能看到父母的无奈。

柯元迟则是外表看起来强大,其实把所有痛苦和懦弱都默默独吞了,寄人篱下学着讨好别人长起来的温柔性格,在林司这样的同事眼里是“迎合着所有期望,病态长大起来的假人一样,生冷而又乏味”,在任柠芝眼里则是“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没人能分担他真正的痛苦,是有的,处境相同、同是寄人篱下的好友,但好友却突然病逝了。

曾祥年夫妇和柯纪永夫妇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父母,他们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害怕孩子贪凉搞坏身体,有了好吃的也先想着自己的孩子,担忧他们的未来,工作和结婚。可惜爱错了方式。孟昭萍自己也是被父母同样行为对待长大起来的,到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另一种错误,给了自己孩子很多痛苦。而令人难过的是,这一切她并没有意识到,她想的是“我对你不好吗?起码比我妈妈对我好多了吧,你有什么可不满足的呢。”

昌程呢,即使用最决绝的话说着“你很恶心”,想的是“我这么恶心,你还能跟我做朋友吗?”自暴自弃着“既然都这么恶心,也看不惯彼此,就这么绝交吧。”他对曾桥有关爱照顾,也有对她即使陷入道德歧路却还能获得幸福的嫉妒和祝福。

这样戛然而止的结局,是我能想到最完满的结局。

为什么停在这里就完结,对于柯元迟和曾桥来说,家人朋友和世俗的眼光,可能远没有他们内心对于禁忌反复触碰又否认对他们阻碍更大。当他们承认彼此相爱,承认这段爱情不是年幼无知的误会,不是一时兴起,甚至不是因为性爱产生的副产品时,确定而相信对方的感情,不再怀疑,他们才能更好在一起,去对抗全世界对他们投去的异样的目光。之后的人生还长,他们肯定还会做很多的决定,还会发生很多。但如果有了一开始的这个决心,那么一切都不是事情,他们一定会做出最优的解答。

直接对抗父母,立马断绝关系,这样的事情,以他们的性格根本做不出来,他们都是内心温柔充满善意的好孩子,要不然也不会纠结和痛苦这么久。所以,抱歉了大家,我不能给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过也留下了一点遐想的空间,比如柯元迟离职这件事。

与全世界对抗将会是他们一生的课题,他们的一生很长,作为作者和读者与他们一同度过的,也许只是最艰难最复杂的时光。

毕竟生活多变,人生不可预测,不是吗?

他们也一样,即使只是活在小说里的人物,他们也有自己的命运轨道,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向着那个最美好的结局慢慢滑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