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二叶亭鸣歪歪头,看着嘴巴开了又合欲言又止的爱伦坡,轻轻地对他眨了两下眼睛。
那双眼睛里还残存着些朦胧如雾气般的残影,在爱伦坡的视线中折射出快乐满足种种蜂蜜一样粘稠而甜蜜的光彩,叫爱伦坡突然被粘住了嘴巴似的说不出半点刻薄话,只能看着自己的身影迷失在那双眼睛的雾气里,像是恍惚坠进了梦中。
我、我是想说,爱伦坡结结巴巴道,你喜欢我的,我我真的很高兴。
写作是他的异能力发动条件,长久以来他被培养和努力的方向也是异能力的那一边。他致力于写下更难解的诡计,设下更诡谲的机关,人们只看着被他困入套中无法逃脱的老鼠们,却是第一次有人这样赞美他写下的故事。
爱伦坡发现自己心里因此涌起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不假思索便答应了二叶亭鸣请他继续写下去的请求,甚至主动表达了想要给《争鸣》长期供稿的意愿。
反正家里又不指望着他来继承家业,除了上学之外他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可供挥霍。其中一部分时间爱伦坡贡献给了菲茨杰拉德给他当数据分析的兼职顾问,另一部分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写作。
二叶亭鸣微微笑起来,这样的话,《争鸣》的美国版可就不愁订阅了。
他跟菲茨杰拉德商谈的合作内容之一就是将《争鸣》按不同的语言地区分开进行出版运营。现在的《争鸣》全世界都是同一版本,刊载的是不同语言的相同文章,好处是选稿方便操作起来不过书上写几行字的事,但与之相比坏处要更多一些。
比如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审美差异,翻译再怎么信达雅也终究比原版差点意思,比如刊载篇目跟不上日益增长的优质稿件数量,长此以往会打击很多甜菜的写作热情至少目前来说《争鸣》绝对是全世界文学杂志的顶流,作家和诗人眼里绝对的梦幻殿堂。
再比如以现在的模式继续运营下去,二叶亭鸣真的很心疼自己烧掉的能量。
那都是他一点一滴积攒下来压箱底的口粮,《争鸣》出一期就要被掏空一次,如此下去他哪里还有吃饱的日子。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二叶亭鸣欣然接受了菲茨杰拉德提出的合作建议,把他自己一个人全包家里人偶尔辅助其他杂志社全是幌子的小作坊过渡到有成熟团队接手运营的正经出版传媒企业,《争鸣》也就相应地从战争时期的个别特例回归和平时期一本文学杂志应有的常规状态。
靠着书作弊达成的一家独大对整个行业不是好事,消减掉《争鸣》的过高影响力才会慢慢有竞品冒头文学杂志、网站、论坛、社交媒体网络时代有太多的可能性。
有了足够多的版面和足够多的文学内容需求,才会有更多有潜力的甜菜愿意投身文学事业之中,与此同时那些跟不上时代被淘汰的作家们也不至于完全没有饭吃。
上下兼顾,行业生态才能健康发展嘛。
爱伦坡已经从菲茨杰拉德那里听到过一些合作相关的消息,由于二叶亭鸣老喜欢往他这里跑,他还被菲茨杰拉德委托了打探二叶亭鸣口风的重要任务。
这次的合作商谈太过于顺利,不管菲茨杰拉德说什么二叶亭鸣都没什么异议,就连他最开始列出来就是等二叶亭鸣还价的经营权问题都只是被象征性地争执了几句,导致菲茨杰拉德谈着谈着总感觉前面有坑。
可二叶亭鸣又有什么坏心思,他只是想快点把吃空他存粮的《争鸣》脱手,然后躺着享受菜园里成熟甜菜的美味果实罢了。
人类所在意的一切对于书而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再多的金钱权势再漫长的时间流逝,在二叶亭鸣眼里也不过是流星一瞬,他短暂苏醒所经历的幻梦一场。
他唯一提出要求的就只有那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文豪们的作品版权。
二叶亭鸣同意开放那些作品的出版、翻译、以及未来可能会有的影视化等等二次创作,只不过由此所得的全部版权收益要用来成立一个基金会,用这笔钱鼓励并支持文学创作。
具体怎么操作二叶亭鸣就交给菲茨杰拉德去考虑了,在发现菲茨杰拉德毫无写作意愿一心只想搞钱后,他在二叶亭鸣心里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一口大锅推过去不带半点心虚。
菲茨杰拉德也乐得把主动权都攥在自己手上,二叶亭鸣的这项要求正好切合了他这几天脑袋里转悠的一点小想法,操作得好可以直接把《争鸣》的地位拔高到以后会有的同款竞品之上。
你觉得我们设立个奖项怎么样?菲茨杰拉德提议道。
争鸣奖,或者说争鸣文学奖。
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张
争鸣文学奖是异能战争后设立的第一个文学奖项, 每三年颁发一次。奖项下设有纯文学、大众文学、诗歌、文艺评论等多个评选单元,评选表彰过去三年里在相应领域表现最为杰出的优秀作品。
除此之外还设有最佳新人单元,这一单元奖项不设年龄限制, 不论四五岁的小孩子还是七八十岁才开始写作的老人, 只要处女作发表不超过六年的作家都可以参与评选, 旨在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文学创作。
这一依托于《争鸣》杂志所设立的奖项一经公布起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然当时的关注重点在于菲茨杰拉德收购《争鸣》股份的大手笔和《争鸣》分地区改版整个杂志社几乎相当于重组的消息,此外就是争鸣奖的高额奖金,浓厚的金钱气息叫诸多文学爱好者有喜有忧争论不已,一度在网上激情互撕到成为作家们的写作素材。
一部分人哀叹染上铜臭味的《争鸣》即将从神坛跌落, 文学的纯粹性注定随着资本的入侵而日益稀薄, 另一部分人则对资本入场表现出了相当的宽容乃至看好, 毕竟杂志不可能完全靠爱发电,有钱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而争鸣奖设立的初衷看起来也是好的。
就算《争鸣》真的野心勃勃, 试图通过这个奖项掌握文学界的话语权,妄图制定规则定义大众的文学审美又能怎么样呢,随便去书店里逛一圈再去看看那些大作家在网上的言论再糟糕也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
何况菲茨杰拉德收购的只有《争鸣》30%的股份,更大的话语权还是掌握在杂志的创始人纳鲁先生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