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大儿子说北京是他的家,魏爸爸心里真高兴坏了。孩子能这样说,那就是真从心里看开了,接受了北京这个家。
他们一家终于能真正意义上的团聚了。
“诶诶,说的对,你在北京有家,你什么都不用怕。你这孩子,好,奶奶把你教的好。”
这边父慈子孝,越说越投机。
魏三姑可急得团团转。
“二哥……”
她才刚开口,那边魏大姑就瞪起眼,不许她破坏弟弟一家和睦。
她还不服气,倒是她老公,魏家三姑爷拉住她的胳膊,朝她摇了摇头,又叹口气。
还是三姑爷心里明白,此时说什么都晚了。
二哥家已经自己解开了心结,一家人拧成了一股,这会子旁人再说什么,都是挑拨离间,不安好心。
还不如不说,留个情面,将来还能继续当亲戚。
虽然魏家人一片好意,要把房子捐出来,可老支书和老太爷还是不能就这样接受。房子田地对于老百姓那可是意义非凡,魏家有钱,不差这个,愿意做个榜样,那是好事。但榜样太大,有时候反而会引起坏效果。
魏家这房子气派又漂亮,多少人羡慕。这要是成了村里的集体所有,保不齐就有人要起坏心眼,只怕会闹出是非。
果然是老人家见识长,老太爷这番顾虑,让大家都点头。
说这话的时候,魏三姑两口子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的,总觉得老太爷是说他们呢。其实压根没有的事,纯属他们自己做贼心虚。
最后大家伙商量着,这房子以租借的形式交给村里做学校,每年就象征性的收一点租金。如此一来,既成全了魏家人的好心,也断了别人的坏心眼。
魏家还想捐款,给学校买课桌椅,给孩子们买书包文具。
但也被老支书婉拒了。
人心这东西,一旦被养大了,就容易不足。一旦不足,就会生出怨念。本来是好事,反而变成了坏事。
魏家捐了房子,已经是帮了村里大忙,老老少少都应该感激。大家都是有手有脚的成年人,不能总靠别人救济,该自己出力的地方还得自己出力。
村里有一个算一个,家里有孩子的要么出工要么出钱,木材什么的林子里有,现成的。桌椅板凳,自己打就是了,不费那个钱。
魏丹虽然本来也存着做好事的心,但终归也是呕了一口气,到此刻事情真的成了,他心里反而只剩下高兴,再无半丝怨气。甚至对三姑一家,他也不气了。只是不气归不气,惯着他们还是没有的。
晚上商量了个大概,约定明天再仔细商议。老支书和老太爷各自回家,魏家人也各自安置。
躺在床上,魏爸爸翻来覆去,心里还是疑惑。
魏丹这是什么缘故,突然就想到捐房子做学校呢?
还是魏妈妈给他解了祸,把从魏冉和小福星那头得知的情况大致说了说。那终归是魏爸爸的亲妹子,她也不好说的太直接,言语都还是修饰过的。
这下魏爸爸才明白过来。
可一头是亲儿子,一头是亲妹子,他皱着眉长叹一声,无语沉默。
魏妈妈心里更有别的担忧。虽然她现在把魏丹放在了首位,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个孩子。可亲儿子也不能不管,丹丹不好招惹,那冉冉呢?让冉冉摊上麻烦,当妈的也心疼呀。
这份顾虑她不好开口,只能也沉默下来,暗暗叹气。
自打跟老婆儿子心连心之后,魏爸爸福至心灵,也想到了症结。于是暗暗在心中下了决定,这一回就让他这个当老子的冲在前面,老婆孩子,大的小的,他都护着。
第1209章 :家和万事兴
魏家的小院最终还是如愿交给了村里,作为村办小学的教学楼使用。是租的,签了合同,租期十五年。
按照魏家的意思,根本不想要租金。但老支书和老太爷拍板,村里出钱每年给魏家两百块的租金。
魏家人其他还想捐赠钱物,被老太爷拦住。也没说不让做好事,只是让缓缓来,不必急在这一时。
房子从捐献变成租借,魏妈妈还能理解是为了魏丹。可魏家人想要给村里的孩子做点好事,捐献点课桌书本,老太爷怎么还拦着?魏妈妈有些不解。
私下问亲儿子,魏冉没说,倒是儿媳妇小福星说了一句。
“妈,老太爷的想法可能是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
魏妈妈是知识分子,一听这话就噢了一声,有所了悟。
但其实小福星肚子里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斗米恩升米仇”。老太爷这是真心替魏家考虑,所以才拦着他们献爱心过渡,免得变成升米仇。
以前她总觉得这种村里的村老乡贤都是封建老顽固,都新中国了,还拿老一套管理,能有好?
现在看来,这还是得看人,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好好的洋楼小院,白白就给了村里,最伤心的自然要数魏三姑。这一趟过来,原本以为能多捞好处多占便宜。现在好了,便宜没沾到,反而惹了一身骚,连带本来揣进衣兜的那点 好处也给重新掏回去了。
掏回去她也不怨,本来嘛,这房子这田地这存折,都是老太太留给儿子孙子的,女人都没份。可亲闺女没份,倒是白白便宜外人,叫她咽不下这口气。
她心里有气,倒也不敢在亲哥哥面前埋怨,毕竟这哥哥官威十足,老百姓哪有不怯官的。可不敢怨不代表她不能哭。
正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她是怎么着也得给自己找回点便宜。
面对哭哭啼啼的亲妹子,魏爸爸心里也是无奈又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