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阁>综合其它>三国之化龙> 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1 / 2)

“人多?”

对于郭图的回答,李易明显有些意外,他不禁再度往车队方向望去,只见那七八辆载人的马车就大小装饰而言,一点都不比郭图自己乘坐的马车差,甚至其中有两辆尤为华贵,比郭图的马车还要高大宽敞不少。

这样的马车若是只有一辆,李易倒是能够理解,毕竟甄宓是他要的人,而且还事关玉玺,无论是袁绍还是郭图,自然不会对甄宓怠慢。

所以,那两辆马车中有一人肯定是甄宓,但另外一辆是谁,李易就想不通了。

这事李易想不明白,但郭嘉与虞翻却是发现了端倪,特别是郭图那副尴尬,欲言又止的模样,一看就让人知道其中有鬼。

郭嘉看了看郭图,没说什么,只是微笑着思索,但虞翻对郭图的目光就有些不善了。

此行李易带着他们来见郭图,如果郭图客气,他们自然也是笑脸相迎,但如果郭图要整什么幺蛾子,虞翻就是那个唱红脸的人。

郭图也是个人精,虞翻的目光一变他马上就察觉到了,心中不由苦笑,如果李易对他强势的话,那些坑人的事情做起来自然没有包袱,可人家对他礼敬有加,他却是上来就动了其他手段,这面子上就有些抹不开了。

想了想,郭图决定还是自己坦白算了,不然真让李易自己去发现,质问起来,他的脸面更是挂不住。

轻咳了一声,郭图努力做出了一副有些哀伤的表情,对李易说道:“事情是这样的,襄侯所爱慕之人,乃是甄家幺女,自小受家中宠爱,其母亲,兄长,姐姐,知其远嫁皆是不舍,所以,咳咳……”

“甄家人虽然欣慰能将家中女儿托付襄侯这般英雄,但也哀伤两地遥远,一别之后今生怕是不能再见。”

郭图长叹了一声,道:“所以,其母张氏便恳请我主,希望能携全家送女儿南下远嫁,我主为其爱女之心感动,故而应允,并多赠钱布帛,添作陪嫁之物。”

郭图说罢,李易直接就愣住了。

舍不得女儿出嫁不是稀罕事,就像糜竺嫁妹妹,糜芳便是一路给送到了襄阳,所以甄家派人来送也是正常的,可是,这一家子全都出动,全家给送到襄阳,这就有点太过夸张了。

李易可是知道,甄宓上面有四个姐姐,两个哥哥,再算上她那位母亲,对照一下马车的数目,貌似还真的刚刚好。

李易发蒙的时候,郭嘉脑子却是没停,刚刚他就感觉到不对劲了,现在郭图又这么一说,马上就将袁绍的想法给猜了个七七八八,然后心中暗笑不已。

如果是早些时候,郭嘉还可能会在意一二,担心坏了李易的名声,但现在么,这点小事对李易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不过,郭嘉还是决定要提醒李易一下,免得李易尴尬。

郭嘉缓步上前,一脸认真的说道:“甄母爱女之心,叫人敬佩,只是不知他们会在襄阳停留多久,公则若能提前告知,我主也方便安排行程招待,免得怠慢了贵客。”

“这个……”

郭图往后面车队方向撇了一眼,讪讪笑道:“这个某只是使者,负责护礼仪之事,至于其他方面……今后甄家人都是襄侯亲眷,郭某如何能擅自安排,不妥的,不妥的。”

郭图回答之后,李易终于反应了过来,按照郭图的说法,貌似是把甄家人送到荆州他就不管了,也就是让甄家人留在荆州,这着实出乎预料。

不过很快,李易就大概理解了袁绍的想法。

这次的事情表面上说的是李易仰慕甄宓美貌,于是就请袁绍做个媒人,帮他成就好事,袁绍在其中也是个成人之美的好人形象。

可实际上呢,这就是一场交易,无视甄家的意愿,用甄宓换取玉玺,虽然真相可以掩盖一时,但将来肯定是瞒不住的。

到那时,李易固然要被扣上好色的帽子,但袁绍也好不到那里去,甚至更为恶劣,因为他将原本比较亲近的甄家给卖了,这种行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相当不地道的,而且甄家事后肯定会与袁绍离心。

一个关系破裂的甄家对袁绍没有任何用处,相反,用着不放心,还打骂不得,于是,袁绍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甄家打包送到了荆州,让李易去处理。

这样的招数算不得高明,却很有效,因为不管是于情于理,李易都得接下甄家这一摊子。

李易回头看向郭图,郭图心虚,不敢与李易对视,李易倒也没为难他,只是笑了笑,然后神色一肃,悠悠颂道:“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郭图见李易没有对此事刨根问底,心中松了口气,同时,李易的那些话也是叫他眼前一亮,虽然言辞文藻非常的一般,但立意却是极好的,毕竟大汉就是以孝治天下。

郭图赶忙恭维道:“襄侯真乃至孝之人!”

只是刚刚说罢,郭图脸皮就是一紧,因为他可从来没听过有关李易父母的消息。

李易没在意郭图说什么,他刚刚抄这诗只是为了粉饰甄家的搬迁罢了,不过素来功利的李易马上就发现这诗可以放到他的启蒙教材里面,虽然当世歌咏孝道的文章歌赋不少,这首诗就文学上来讲排不上号,但谁让荆州是他说得算,启蒙用什么自然得按照他的想法来。

在心中将这件事记下,李易便对郭图招呼道:“既然甄夫人到来,便是长辈,于理我当亲往相见,公则可否带路?”

郭图当即应道:“襄侯这边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