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而言之,只要魏国能熬过这一关,那么至少日后的几年里,他们不必再顾忌齐国或楚国,只要专心对付北方的韩国即可,这就给了魏国崛起的机会。
而这份契机的关键就在于,魏国能否在肃王赵弘润调走五万余军队的情况下,守好北境,抵挡住韩国的趁虚而入。哪怕不求击败韩国,最起码也要撑到赵弘润带着得胜之师返回国内。
莫以为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眼下的上党、河东一带,正规军仅南燕军与成皋军两支,总计不过三万人,其余皆是南燕大将军卫穆临时征募的预备役。
好在魏天子在大梁京郊又训练了一支足足五万人的『大魏武军』,由禹王赵元佲身边的宗卫长韶虎担任大将军,否则,面对着天门关、孟门关以及北地三地多达十万的韩国骑军,魏国朝野恐怕早已人心惶惶。
但遗憾的是,五万『大魏武军』尚在训练阶段,除非战况紧急,否则魏天子并不打算将其投入到北方的战场。
可如此一来,北境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而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东宫名仕周昪那条妙计的高明之处来:朝廷不费一个铜浅,就让那些贵族心甘情愿地砸下巨资,筹建了许许多多的军队,为朝廷减轻了防线上的压力。
而唯一可虑的是,那些贵族的私军此刻犹如一盘散沙,缺少一位坐镇总督的帅。
七月初十的早朝上,兵部右侍郎王璨就在朝会中提出了这桩事。
这桩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关键在于,在王璨提出这件事后,雍王弘誉出列附和。
“王侍郎所言极是。……韩国陈兵于我大魏北境之外,心怀不轨,儿臣怀疑其就是在等我大魏出兵协助齐国讨伐楚国,或者,继『齐鲁魏三国连横』之后,楚韩亦偷偷接触,合纵联盟。……此番八王弟弘润率军出征,儿臣怀疑韩国会趁虚而入,进犯我大魏北境,不可不防。”说道这里,雍王弘誉跪倒于殿内,义正言辞地说道:“儿臣亦是我大魏皇子,亦愿为我大魏监守国门。……韩国进犯在即,儿臣恳请父皇允儿臣担任北疆督帅。”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满朝文武纷纷用异样的目光看着雍王弘誉,心下暗暗嘀咕:雍王殿下,莫不是自忖在大梁斗不过东宫,因此趁机外遁,借机谋个封邑?
想来大部分人是这么想的,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看向雍王弘誉的眼神明显有些不对。
比如兵部尚书李鬻、礼部尚书杜宥,等等等等。
当然,也包括魏天子。
『沉寂了许久,就是在等这个机会么?……弘誉?』
魏天子不动声色地望了一眼此刻同样站在殿内的东宫太子弘礼,却见后者一脸惊讶且意外地望着雍王弘誉,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后者那句话中所包含的歹毒。
『东宫……不如雍王。』
魏天子暗暗叹了口气,正要开口,忽见吏部左侍郎郗绛站了出来,恭声说道:“陛下,雍王殿下此言大善,然臣以为,此事兹事体大,不如商议几日,再做定夺。”
『他站出来做什么?』
殿内朝臣或有不明白的,疑惑地看着吏部左侍郎郗绛。
甚至于,就连东宫太子弘礼亦皱眉回头瞅了一眼郗绛,或许还在心中大骂:老二要去北疆送死,就让他去,你废什么话啊?他一走,本宫正好有机会收拾他那些人。
迎着东宫太子不悦乃至愤怒的眼神,吏部左侍郎郗绛心中暗暗苦笑。
或许他也在暗自大骂:你个蠢材!老子是在救你!雍王去了北疆,你以为王氏会有好果子吃?到时候雍王随随便便来个假公济私,轻易就能弄死王氏!若没有了王氏,你这个东宫太子还有什么仗持?!
无论郗绛心底有没有大骂东宫,但是他主动出面的诡异举动,却是引起了殿内众朝臣的注意。
想来,能站在这里的也没有傻子,哪怕起初被雍王弘誉大义凛然的说辞给蒙住了,但此刻细细一想,就立马察觉到了不对劲。
可不是嘛,东宫太子最大的助力,便是舅族郑城王氏,而如今,郑城王氏几乎倾尽家财在北境购置了一块土地,砸大钱打造了一支军队。
或许原本他们还有机会在韩国军队身上赚取武勋,可问题是,倘若雍王弘誉成为了北疆的督帅,郑城王氏会有怎么样的下场?
『……这可真是暗藏杀机啊!』
殿内众大臣不自觉地压低了头,因为他们本能地感觉到,那位此刻正跪倒在殿内的雍王弘誉,那位近期被东宫太子打压地不像话的男人,终于开始露出獠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