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2)
帐前幽昧火光里,一道劲挺的身影踏夜而来,手提弓矢大步走到云南王面前,行军中之礼:“萧某代萧家军副将陈昂见过王爷,羌兵后军业已袭毕,听候王爷号令。”
在场藩将无不震惊,有反应快的纷纷转身,匆忙登上城墙,眺目望去,只见羌兵后方的扎营之地漫起冲天火光,照亮了一边天际。
第54章
王岱善突然被杀,毫无预兆,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周围的几个心腹都又惊又怒,纷纷拔刀指向出现在营中的黑衣青年,青年眉目锋锐,未曾躲避,只是站在那里,冷眼瞧着比在他胸前的刀刃,身后却传来战靴奔踏而来的声音,两队兵卒列队而至,将这些人通通围了起来。
“云南王,你是当真要造反吗!”王岱善的副将怒目而视,厉声诘问。
带兵围堵的是两名中年守将,身着将服,向云南王拜道:“王爷,南东两营部队已经规整完毕。”
副将认出了这两个人,双目圆睁,吼道:“杨宏,你们疯了,竟然背叛圣上,暗投反贼!”
杨宏目光转向他,眼中尽是沧桑的肃穆,又带着些许不屑:“敢问将军,何为圣,何为贼?”
他步步逼近:“你口中的圣上,混战频发之时勒令边军按兵不动,任由羌人欺侮乡民,边疆告急之时亦是不闻不问,王军迟迟不到,王岱善无能,屡战屡败,毫无愧悔之心,凭什么让我们效力?玄甫之乱中王爷曾担任主帅,兵及大昭,凡世身经此战的将士,未曾不闻王爷英名,如今兵临城下,边关告急,末将愿遵从王爷,奋力一搏,击退外敌,至于你,是为愚忠,还是不舍监管藩王的厚禄?”
一番话堵的副将脸色乍青乍白,咬牙切齿,说不出话来,夜中又有几个将领整军而至,此刻方才明白过来,这半年来,云南王看似循规蹈矩,闷声不响的,实则早已暗度陈仓,加之战败催发,把守将成功拉拢至自己身侧!
他头上开始沁出冷汗,本是贪生怕死之人,不然也不会后撤的如此痛快,此刻已经开始思索保命之策,隔着周围长矛看向云南王,眼神也软和了下来,开始哀求,裴肃好像十分欣赏身侧的青年,想听听他的意见:“萧廿,你以为呢?”
萧廿眸色冰冷,扫了眼被困住的七.八将领:“不能留。”
他道:“如今当务之急,是打退羌人,安境树名,而后再发兵北上,藩王没有上谕不得动兵,可暂借守军之名发兵御敌,但如果事情在打退羌人之前传扬出去,王爷则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些人尸位素餐时日已久,事发之后摇摆不定,怎堪信任?若留下活口,非但无法完全控制隶京守军,还会埋下后患。”
听见“发兵北上”四个字,杨宏猝然抬了下眼睛,看向云南王。
副将听见萧廿直接断了他们的生路,恼羞成怒,几乎失去理智,大声诅咒喝骂,沌口却又开始哀求,表示愿意效忠云南王,共御外族,就在他说个不停的时候,萧廿突然将持矛指着他的士兵往前一推,士兵失衡,长矛噗的一声,直接没入副将胸口。
鲜血溢出,副将双目猛地瞪大,像是不可置信,直挺挺地跪倒在地。
数道目光瞬时移到萧廿身上,萧廿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淡淡道:“聒噪。”
裴肃竟是没说什么,眉间反倒露出几分似笑非笑的意味,挥了挥手,示意按他说的做。
几人来到中军帐内,杨宏道:“倘若战成,王爷下定决心北上么?”
裴肃声音坚决:“没有退路。”
杨宏略显犹豫:“东北川贵互成犄角,且战后实力不免受损,王爷若未有完全之把握,外无助力,末将只怕北上之路艰难险阻。”
萧廿道:“甘宁坐落川滇交汇,连接蜀地,由此北上可绕过黔地,将西蜀收归囊中。甘宁愿为东道主,助王爷图谋大业。”
萧家军,甘宁,陈昂?
甘宁山杨宏是听说过的,不由一愣,仔细回想这青年方才在帐外说过的话,才想到甘宁山的陈昂和萧家军副将是一个人,无比讶异:“竟然是他,他竟还活着!”
此时有人掀帐进来:“王爷,大军悉数规整完毕,在帐外待命。”
...
当晚燕启一夜未眠。
他还在宁州,云南王一如往常,未曾给他下达指示,半年来皆是如此,却不知为何,他偏偏今晚坐卧难宁。
时值半夜,他穿好了衣裳,在堂中等待。
将近子时,派出去查探的人终于回来,道:“将军,王爷此时的确不再府邸,”他顿了顿,“还有几名将军也不在。”
燕启皱起眉头:“王爷若有要事,怎会不告知我?”
他沉默半晌,站起身往外走:“备马,我要出城看看。”
两人顶着夜来到宁州城门,燕启叫来他的人一问,那人好似很是惊讶:“今日下午时分,王爷便带着几个将军出了城,似是又要事,将军没同王爷一起?”
燕启神思一禀,宁州城受到的监视很紧,若在平时,云南王绝不会领着藩将毫不避讳地出城。
“王爷去了哪里,你可知道?”
那人扬手一指:“王爷并未言明,只是往那个方向走了。”
燕启顺着他的手指望向西北方,瞬间明白过来。
那分明是边城交战的去路。
王爷行前并未带兵,燕启心中一紧,对手下道:“马上通知副将召集部下藩军,待本将命令,”他一顿,召手下到近前,压低声音道,“另外,派出人去,封锁消息,清除城中监视的暗巡,不必再留活口。”
手下一愣,对上他黑沉沉的双目,旋即应是,燕启颔首,策马驰出城门。
夜幕逐渐拢起,天边泛起一道鱼肚白,将近黎明。
同羌人交战的将士都聚集在军营前的空地上,此刻全部翘首以望,许多人才知道更替首将之事,军中嘈杂不已,宛若积压的黑云,其中闷雷鼓动,直到云南王将王岱善的首级提上高台,人声不由大作,质询或诘问的声音纷纷冲向台上。
裴肃将手重重一顿,挑着首级的长矛便插.进了木板之中:“自年初西羌进犯至今,王岱善身为驻边守将,屡次败绩,连失二关,而毫无愧疚之心,身为将领,遗民擅撤,已被本王就地正法。”
他放眼望向脸上现出惊异之色的兵士,肃穆高声:“去岁混战始初,本王便已向上京递传急报,然而王军援将迟迟不至,如今战起,将帅无能,朝廷不顾,可有把西南百万乡民放在眼里?本王就藩多年,戍边安民,未曾有一日越轨,然今上处处弹压,以至有心护民而束手无策,藩军尚不可遣派一分一毫,痛观如此庸将败坏兵民至今,驻边守军十数万,大半皆是云南子民,安能容忍外敌践踏母乡疆土,辱我妻女!本王实不能忍虎狼肆虐,唯今之愿,便是率诸位将士驱除外敌,一雪前耻,平定边防之乱!”
他开口始初,大多数兵士脸上还是几日败绩一来的挫惫和首将突然被杀的茫然,但提及父老乡亲时,便渐趋转为了不甘的愤慨,既已投身戎马,如何忍受外敌□□乡土,自己却只有撤逃之力?
王岱善只会带着他们打败仗,而眼前的云南王仪容伟正,自带一种我武惟扬的气概,兼之平定玄甫之乱的英名犹传,只消站在那里,便让人心生安稳。
到这地步,谁不想有明将可投,痛痛快快的打个翻身仗呢?
军中旧时的将领纷纷示忠,他们的部下也都附和起来,很快蔓延至全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