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德国的起义领袖(1 / 2)

加入书签

王岳和朱厚熜继续向西航行,一直到达了索马里。

在来到之前,朱厚熜对海外蛮夷之地并没有多少期望,唯一让他有点盼望的,或许就是那些奇异的动物了。

可是当朱厚熜到来之后,彻底惊呆了,这里不但有整齐的港口,还有同样整齐的土地……田连阡陌,鸡犬相闻。

远处的土地以粮食为主,邻近的土地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全都长势喜人。

村镇,房舍,集市……和大明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要说唯一的区别,就是这里面的人有点奇怪,不过就算长得奇怪,但是基本上都能说流利的汉语,一下子就变得亲切起来。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啊?”

朱厚熜忍不住询问王岳。

“他们都是郑和船队的人员的后代……”王岳还真没骗人,郑和舰队多达几万人出海,难免有人受伤生病,没法追随船队返回。而且为了下一次航海,也需要海外据点,因此在索马里这个地方,还真就留下了不少人(不是胡编乱造啊,就算是几百年后,这群人依旧存在的)。

由于船队普遍以男人为主,留下的人为了繁衍生息,就只能娶当地女子,因此出现了不少混血儿。

但是这群人却是高傲的,他们教授汉文,读四书五经,学诗词歌赋,着汉服,行汉礼,他们坚信有一天,大明会回来的!

“唉!”

朱厚熜忍不住长叹连声,“三杨误国,三杨误国啊!”

七下西洋,可不光是船队来回啊!

沿途有码头、货仓、有补给基地,一连串就像珍珠链似的,最远已经达到了非洲。这是多大的功夫,又是多大的一笔资产!

咱不奢望几百年后,这条航路依旧是咱们的,沿途的土地都能自古以来……但是,这条航路维持着,等到西方大航海发生之后,东方世界也不至于毫不知情。如果能掌握世界变化,跟上世界脚步,或许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了,这也只是一厢情愿,大明的士人精英未必不知道海外的情况,那么多西夷传教士,不断涌入大明,带来的新鲜玩意可是不少,只是很难叫醒一群装睡的人罢了。

朱厚熜大为感叹,“真是苦了他们啊!居然等了这么多年,大明有负他们啊!”

“传朕旨意,每人赏赐丝绸两匹,朕还要请客,凡是五十岁以上的,都要请来,朕跟他们痛饮。”

王岳当然不会反对,事实证明,朱厚熜这货笼络人心的手段,那是真的厉害。

一顿酒喝下来,所有人都感激涕零,他还让大家伙带着他去参拜当年船队成员的坟茔。

没有办法,下西洋已经停了一百年,第一代的老兵都作古了,甚至第二代都已经没了,只剩下一些第三代。他们的样貌已经和大明子民有些不一样了。

但是却不妨碍他们,祭祀自己的祖先。

当朱厚熜把酒水洒在坟前的时候,顿时哭声一片。

多年的坚持,总算值得了。

死去的祖辈,可以安心了!陛下来看你们了!

这块不太繁华的土地,随着四百多艘大明舰船的到来,陷入了欢腾。

朱厚熜在前面大肆笼络人心,祭祀先祖。王岳的工作就具体很多,他安排人员,扩建码头,修建城镇。

还安排人员,去寻找煤铁矿藏,为了下一步的开发做准备。

按照王岳的规划,他是打算以索马里这块作为基地,经略整个非洲。

而且王岳也在为下一步布局。

别看眼下跟奥斯曼是盟友,当哈布斯堡家族倒台之后,王岳必定要攻取埃及,至少把非洲这一片吞下来。

要知道当年老爹派船队过来之后,就在邸报宣传了,说是拓土五千里,咱老王家的人不能说了不算吧!

“太师,不管什么计划都好,小老儿只有一个建议。”

说话的人已经有七十五岁了,他是当地最老的一个,也是学问最好的。

“咱不能断了汉家传承,当初三宝太监带来的书籍有一百多本,这么多年传承下来,只剩下三十多本。能认全书上的字,并且讲明白的,已经不足十人了。若是再不派人过来,这些书籍就没人能教了。”

“断了和朝廷的联系,我们这些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太师,兵马武器固然重要,可汉家教化却是一切根本,万万不能忘了啊!有一天,我真怕这些海外遗民,变成和蛮夷一般的野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