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十分钟。
找不到医生护士,她只能一边哭着一边用尽了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然而还是不行,她眼睁睁看着母亲从剧烈痉挛到停止呼吸。
生命那样脆弱,只要十分钟,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那是苏紫瞳生命中最漫长的十分钟。
再后来,她收拾母亲遗物时,发现了被她偷偷藏起的日记。
记录时间大约从三年前开始,那时童蔓还未住院,她详细的记录了苏衡出轨的证据,她是怎么被阴谋地送进疗养院,以及苏衡一次又一次的暗害。
不寒而栗。
苏紫瞳记得母亲每一次发病时癫狂地抓着她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哭求:“我没有病,瞳瞳,你救救我,你爸爸是魔鬼,他要杀了我!”
在那之前,她从未当回事,可是当她真的放在心上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沈逸静静听她说完,烟灰在手中积了长长一截,他怎么也没想到,真相居然是这样。
可是,真的就是这样吗?
沈逸沉吟片刻,将烟蒂摁灭:“那本日记呢?”
苏紫瞳有些疲倦地闭上眼:“我烧了。”
沈逸低头看过来,苏紫瞳嘲讽地勾了勾唇角:“我是一个自私的胆小鬼,我明知道他……我还是做不到。”
她心目中顶天立地的父亲,她从小引以为傲的父亲,她一直崇拜的父亲,一夕之间,变成一个道貌岸然、无恶不作的伪君子。
她要怎么接受?
她难以相信她认识的苏衡和母亲日记里那个狠毒自私的男人竟然是一个人。
可是她不得不相信,也不得不接受,童蔓的死和她亲眼所见的出轨已经证明了一切。
然而她还是想着他待她的好,想着他自小给予的温情,想着她曾有过的十多年的父爱。
她什么都做不了,她只能把这个秘密深藏心底,承受着母亲的夜夜诘问,和自己良心的谴责。
她是一个自私的胆小鬼。
苏衡才五十出头,在这个平均寿命越来越高的年代,这个年纪还十分年轻。
可是,他却已经快要死了。
肝癌晚期……
苏紫瞳忍不住想,是被她气出来的吗?如果是,那她算不算是为母亲报了仇?母亲能原谅她了吗?
苏紫瞳不知道什么时候睡过去,沈逸替她盖好被子,却怎么也睡不着。他靠坐在床头,不一会儿,烟蒂就积满了小小的烟灰缸。
沈逸很想问问她,你当年害怕、迷惑、彷徨的时候为什么不来找我呢?
可仔细想一想,她当时又能相信谁呢?
她当时只有十四岁,现实以最残酷的方式将她尚未成型的三观彻底颠覆。恩爱不移的爱侣有可能是处心积虑的刽子手,慈爱而无所不能的父亲也只是一个虚幻的表象,而她……
理智和情感将她撕裂。
沈逸几乎难以想象,她当年究竟是怎么走出来的。
第五十四章 做好准备
苏衡此人是本地商圈十分特殊的一个存在,虽说建国以后无贵族,但能站到如今这个位置的,大多还是家世渊源,真正没有一点背景白手起家的寥寥无几,但苏衡还真是个一穷二白,毫无背景的穷小子。
当然,这是在入赘童家之前。
童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一代代积攒下来,到了建国后,童老身居高位,童家在本地可谓是只手摭天,无所不能。大概是权势太过,连老天都看不过去,到了童老那一代童家只得他一人。童老膝下两子一女,都资质平平没有太大建树。但念着童家地位,想要联姻的权贵不少。
偏偏童小姐又是娇惯着长大的,自小养成一副天真烂漫的性子,上学时便和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苏衡好上。童老原本不同意,但耐不住小女儿软磨硬泡,最后终于松了口。
原本是一段不大被看好的姻缘,但两人感情却意外的好。
苏衡长得好,又颇有能力,虽说是靠着童家一手创办了恒曼集团,但童蔓去世,童老退下、童家没落以后,他也并没有忘恩负义,反而在童老去世之后,童家风雨飘摇之际撑起了童家最后的尊荣。
他行事磊落,童蔓去世多年也不曾再娶,反倒是苏紫瞳的态度让人颇为不解。
甚至有不少小道消息传言童家和苏衡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样和睦,竞争对手不啻以最最恶意的想法揣测人心,编了不少流言作为攻讦恒曼集团和苏衡的借口。
商圈里对苏衡的评价向来是泾渭分明的两极,要么真君子,要么真小人,从没有模棱两可的中间状态。可以说苏衡此生所有的荣辱都和童家,和童蔓有关。
沈家和苏家向来走的近,作为童蔓生前的挚友,沈母对苏衡的所作所为也完全没有什么可指摘之处。而沈逸……沈逸对苏衡的印象大多还留在小时候。
两家住隔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讨狗嫌的时候,沈逸几乎天天惹事,惹了事不敢回家,就跑到苏家去蹭饭,一点也不拿自己当外人。
那段时间正是集团发展最快的时候,苏衡几乎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可即使这样,他还是会每天都回家陪着妻女吃顿晚饭,把苏紫瞳抱在膝头,听她叽叽喳喳讲着学校里发生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仿佛听着什么有趣的故事,表情既温柔又满足。吃完饭他还要回公司,童蔓牵着苏紫瞳送他到门口,两人耳鬓厮磨窃窃私语,临走抱起苏紫瞳,在一大一小脸上各亲一口。
别墅门前的灯火被吹得摇摇晃晃,夜色里,仿佛连背影都是暖的。
即便现在,有人提到童家,嘲笑苏衡是个吃软饭的,他也会不卑不亢地刺回去。前些年,某杂志的采访上,他亲口说:“我爱我的妻子,没有她,没有童家,就没有如今的我。”
沈逸怎么也没有办法相信这样一个人会像是苏紫瞳说的那样。
苏衡是在三天后从重症监护转到普通病房,暂时脱离危险,但一直没有醒转迹象。
医生会诊数次,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只十分委婉地提醒道:“请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