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若是先打中路之敌,北路日军两个大队一旦汇合,全力发起攻击,向中路日军靠拢的话,郭参谋长指挥的两个营则很难拖住他们的脚步。”
“我军的装备虽然不差,但素质上还是与日军无法相比。两个营的兵力,在正规阵地战之中,很难能挡得住日军两个大队的轮番冲击之下的。”
“况且,在天明之后,日军还可以得到空中支援。日军在汤原县城以南就有一个野战机场。其空中支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到达战场。在敌地空火力的支援之下,我们的部队就算是以倍于日军的兵力,也不见得能抵挡的住日军两个大队的攻击。”
“而且中路日军已经停止前进,开始构筑防御工事。按照我们现在的战斗力来看,就算是有大量的炮火支援,但也很难在硬碰硬的情况之下,在短时间之内吃掉中路日军。”
“战事一旦拖延起来,短时间无法结束的话。而北路郭参谋长两个营的兵力又无法阻击日军两个大队太长时间的情况之下,这样我们很容易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而我们若是先打北路日军,我们不仅要加强王副参谋长的兵力,以便阻击中路日军向北路靠拢,而且还要分兵阻击由鹤立出发的日军。这样一来我们用于围歼北路日军的兵力就相当的有限。”
“实际上在鹤立日军西进,南路日军全军覆灭的情况之下,日军还是形成了三路进击的局面。只不过现在形成了以中路日军为南线侧翼,北路日军则无意中成了负责左右策应,担当主力的境地。”
“而现在实际担任中路进攻主力的北线日军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兵力相对单薄。实力与之前的中路日军有一个联队,伪满军一个团的情况无法相比。加之他们已经进入山地作战,这一个大队的兵力根本就不敷使用。”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局面对我们非常有利。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打中路或是北路那一路日军的事情。最关键的是绝对不能让鹤立之敌与法司河一线日军汇合。”
听到董平的分析,杨震赞赏的点了点头后,又道:“你的意思是先打目前已经进至法司河一线之敌?”
董平摇摇头道:“司令员,我刚刚说过,无论先打尖山子一线,还是法司河一线都不是上策。我的意见是要打就打由鹤立出动的这部分日伪军。”
“我们现在无论是转向尖山子一线,还是法司河一线,直线距离都差不多。既然我们要跑相同的路,还不如看情况,或是北渡格节河,直插王傻子屯至西河屯一线。或是直插庙岭子山一线。将日军这两个大队分割开来。”
“参谋长那里虽然只有两个营与部分侦察部队,若是想全力阻击日军两个大队的兵力很吃力。但是拖住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还是可以的。我看他那里可以让开法司河一线,放日军过河。”
“只要这路日军渡过法司河一线,他们与鹤立出动之敌之间就出现了一个相当大的缺口。按照法司河一线日军的目前态势来看,佐佐木到一应该给他们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向尖山子一线靠拢。但对于他们本身来说,两个大队行程间隔的那一天却不失那么好弥补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将会是一个绝佳的战机。”
“在放日军渡过法司河之后,无论参谋长还是王副参谋长那里都不用对其当面日军进行太顽强的阻击。只是其采取王副参谋长采取过的拖延战术,利用格金河、集科河等天然屏障以及这一带的山林,尽量拖延其汇合时间,再您这边打响之前不使其合兵一处便可。”
“一旦您这边打响,他们则立即汇合一处,集中全部的兵力与火力,全力拖住日军向北增援。给我们围歼鹤立出动之敌,争取时间。至于完成对鹤立之敌的围歼后的下一步作战,我们可以视战局的发展而定。”
“我之所以提出先打鹤立出动的这部分日军,除了这部分日军现在是真正的孤军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无论是王傻子屯或是庙岭子山一线距离我们群策山秘密基地的距离都不远。我们可以就近补充弹药与转运伤员。”
董平一边说,杨震手中的铅笔一边在地图之上快速的进行着作业。等董平的话音落下,杨震也已经完成了图上作业。
看着图上标出的敌我态势,杨震心中快速的分析了一下整个战场的敌我态势,马上便明白了董平的想法。在仔细琢磨了一会之后,杨震下定决心道:“好,就按照你的建议,集中主力先打鹤立之敌。”
杨震看了看表之后,又道:“现在刘长顺带着一个营与工兵营,应该已经完成对佳绥铁路的破坏。我看可以让他增援参谋长那里。而参谋长从法司河一线后撤的时候,我看可以留下一个营就地隐蔽在法司河一线。待主力抵达之后,立即封锁由法司河一线进山日军的退路,配合主力作战。”
听到杨震点头同意自己先打鹤立之敌的建议,董平压制住心中的激动,又道:“司令员,我看您最担心的不是尖山子与法司河一线之敌,而是佳木斯的这个第四师团。不管怎么说,这里有日军一个整编师团,位置又是距离战场最近。一旦其全力增援,我们则很难抵御。”
“如我带上一个侦察排,一部电台,更换便装东进至松花江北岸佳绥铁路沿线进行侦察。受于地形限制,那里是除了绕经汤原县城之外,日军增援战场的必经通道。一旦佳木斯的日军有任何动向,有了我们钉在那里,您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到报告,使我们不至于陷入被动。”
对于董平的这一个建议,杨震却是微微考虑了一下才点头道:“可以,不过不能只带一个排。我给你留下两个排。那里靠近佳木斯,是伪三江省公署所在地,敌伪势力很大。多留下一点兵力,我可以放心一些。”
“你带小部队在那里活动一定要多加小心,尽量不要与生人接触。出了侦察行动之外,不要采取任何的冒险。无论出现任何情况都不要与日军硬碰硬。”
“一旦形势出现变化,马上撤回群策山。无论如何,你要给我活着回来。记住。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宝贝,不是用来与敌人死打硬拼的。”
对于杨震的器重与关怀,董平郑重的向杨震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道:“令员,您的这些话我一定会记住的,我一定会把所有队员都安全的带回来。司令员,天色不早了,您也该出发了。您那边越早打响,我这边就越安全。”
第140章 辉煌的开端(十一)
太平川一战过后,一直与官兵同甘共苦的杨震,这次除了只佩戴一支手枪,而不用背负沉重的步枪与弹药之外,终于与普通官兵有了实质上的区别。
在分手时,看到杨震因休息不足以及用脑过度而显得有些苍白的脸色。为了不让杨震过于劳累,在路上可以休息一会,董平给他牵来了一匹缴获的枣红色大洋马。
这匹马是佐佐木到一的坐骑,在杨震炮击太平川时,因为与其他驮马一起栓在了弹药库附近,所以逃过了一劫。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董平对马匹还是有一定认识的。
在清点缴获的马匹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出这匹因为条件的原因,只能暂时的混在一群普通的驮马中马匹与其他马匹的不同,绝对是一匹上好的战马。所以他将这匹马交给了杨震,作为坐骑。
只是可惜的是,他的这个小小的马屁拍的有些不是时候。后世坐过军用运输机、坐过直升机、乘坐过包括各种坦克、装甲车在内车辆等多种运输工具的杨震,就是没有骑过马。别说驭马驰骋,就是骑他都不会骑。
而部队在发展壮大有限的马匹都交给了炮兵以及辎重部队,虽说李延平曾经说过,从中间挑几匹马给他和郭炳勋作为坐骑。但盘算了一阵之后,杨震总归没有舍得。
对于现在运力实在不足的部队来说,马匹实在是太珍贵了。自己又没有那么娇嫩,徒步行军一样可以。至于坐骑,等以后弄到足够数量的马匹再说吧。
东北是中国有数的几个产马地,马匹产量极大。虽说品质并不算太好,与青海、新疆比不了。但总归是不缺马。原东北军,就编制有相当庞大的骑兵部队。
只要部队打出去,马匹还是会有的。所以杨震一直也就没有去学骑马。何况他现在也实在没有这个精力,专门抽出部分时间去学习骑马。
时间紧迫,无法练习骑术的杨震,只能望马兴叹。将马匹交给了断后收容的杜开山,让他用这匹马驮运身体差一些,有可能掉队的战士。而自己还是官兵一致,驾步量。
其实杨震不骑马,将董平送给自己的坐骑用来运输体弱战士,也不光是不会骑马的原因。主要是在眼下部队上下都异常疲劳的情况之下,杨震这个做首长的还是要显示一下自己一贯主张的官兵一致作风。
部队上下除了运载缴获的弹药,尤其是炮弹的那两辆卡车以及运载伤病员的那些大车之外,都是徒步行军。自己这个最高首长,这个时候总是要显示一些带头模范作用。
虽然杨震也很疲劳,甚至有些用脑过度的他,疲惫感还在那些普通战士之上。但杨震更知道,眼下自己更需要做的是怎么鼓舞士气,让战士们战胜连续行军作战带来的疲劳,以便为下一战做准备。而不是休息。
只是杨震却不知道,他将董平送给自己的马匹转交给杜开山驮运体弱战士,自己与其他官兵一样徒步行军的举动,却是给部队士气带来了不小的鼓动。
说实在的,连续的大体力训练之后,又未加休整便连续行军、作战。虽说饮食有保障,吃的也相当的不错。但这个强度对于大多数战士还都只是入伍只有月余的新兵构成的部队来说,实在是有些强度过大。
别说那些新兵,就算现在已经担任连排长的老黑顶子秘营整训出来的老骨干都有些受不了。整个部队现在从上到下,都有一股子浓浓的疲惫感。对于杨震连续行军、作战过后不休整,还要继续北上的举动多少有些怨言。
不过怨言归怨言,战士们的心思都很单纯。杨震的部队因为大多都是被解救出来的战俘与劳工,整个部队都显得很年轻。部队整体相对年轻,最大的缺点便是缺乏经验。不过这样一来,老兵油子也就很少。新兵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杨震这个最高首长的这些天的作为,大家又是都看在眼里。他们训练的时候,杨震这个首长没有休息,在带领他们训练。他们休息的时候,杨震又是整夜、整夜不眠的修改训练计划。
他们都听警卫连的兄弟说过,司令员休息室的灯光总是一亮便是一夜。他们很多人也都听过军医处的那位虽然长的很漂亮,人却也泼辣的很的张处长,为了休息的事情,与司令员的几次争吵。
他们知道,他们累,他们的首长更累。因为他们训练的时候,他们的首长在工作。他们休息的时候,他们的首长还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