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加入书签

林可的谨慎是有道理的。

大楚开国时的户籍制度十分严格,虽说到了现在,许多政令早已形同虚设,但将上万流民拉到云阳落籍还是很犯忌讳的一件事。

幸而司马老狐狸放着在天水养老的好日子不过,回来就是打算搞事情的,这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估计就要烧在西园的流民问题上,在大楚这颗脓疮上生生地剜下一块烂肉来。

朝堂上的风向怕是就要变了,若能搭上这阵东风,那一切就都好说。

然而司马康毕竟辞官多年,此番势单力薄,想与官场惯例对抗并不容易。既然如此,他就免不了要帮着推上一把,若能将西原流民的问题一举解决,想来浙党与东儒党高层应该也不至于反对,难办的反倒是那批基层的官员与胥吏。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孟昶青眼底浮上一层浅淡的倦色,低头按了按鼻梁,拿起瓷杯啜了口浓茶,心里却忽然想起了林可听到让流民去送死时的悲愤神色。

阿可…………

若此事成了,阿可……大概会高兴吧。

自嘲地笑了笑,孟昶青不由自主地伸手拿过一个盒子,取出里面的一张画来。上面那只头上有个“王”字的虎斑猫神气活现地咆哮着,连带着黑墨白纸、沉寂的书房都灵动活泼起来。

七八盏灯将偌大书房映照得光亮如白昼,外面的夜色进不来,热闹自然也进不来。能陪着他的,也就只有这么一张画,一只气鼓鼓的虎斑猫。

孟昶青在桌边一动不动地坐了足足有一刻的光景,忽然轻轻叹了口气,小心翼翼地将画与悠然暗生的情绪都卷起来,顿了顿,却又不想将它装回黑漆漆的木盒里。

这么一犹豫的功夫,门口传来脚步声。初一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主子,宫中十五有急报。”

孟昶青皱眉,下意识地快速将画藏进旁边的纸堆里,随即才淡淡道:“进来。”

初一进门,先是打量了下孟昶青的神色,随即才道:“主子,伏寿阁后门中间往右数第三盏灯笼,今晚没亮。”

天机阁里有各式各样的东西,全是光宗留下来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当年全被一股脑儿塞进了阁中,这么多年缺乏维护,虫咬鼠啃的,一多半都成了破烂玩意。可再破烂,这也是皇家破烂,出库与入库都有将作监的人点校清点一遍,一件都不能少,一件都不能丢。

若是其他人,巴不得早点将差事办好,把这个烫手山芋给丢出去。可司马康并非得过且过之人,硬是秉着严肃认真的精神,没事找事地提出要将这些个杂七杂八的破烂理出个章程来再搬进新址,便向天子请旨,求借伏寿阁一用。

他一向是这样的脾气,天子倒也没怀疑什么,反正已经破格过一次了,再来一次也没什么,便准了他的奏请。

——于是孟昶青有了三天时间盗取天书。

易容成司马康仆从混进宫里的是十五的手下,长庚。清点过程中,不管是司马康还是他的家仆都不能擅自离开,而等到清点结束,所有人都会被仔细搜身,连一点纸片都带不出伏寿阁。长庚有过目不忘之能,这种情况下,由他将天书看一遍背下来,原本最是神不知鬼不觉。但既然灯笼灭了,那就是事情有变,盗天书一事,恐怕不会如原先计划那般顺利了。

“十五怎么说?”孟昶青扫了初一一眼,开口语气平平地问道。

“禁卫查得太严。”

初一摇了摇头,恭敬道:“十五那里还没有具体的消息传出来。”

孟昶青沉吟片刻,起身道:“准备一下,我要出去。”

“是,我这就叫人备车。”

“嗯。”孟昶青迈步走到房门口,想起了什么,对初一吩咐道:“把我桌上的书信收拾一下,快马送到云阳。阿可……”

说到一半,他却停了下来。

初一疑惑地问道:“主子?”

远在京城,他能帮上阿可什么?阿可又当真需要他么?

“没什么。”孟昶青垂下眼眸,硬是将沸反盈天的千万思绪全自心底驱赶出去,片刻后只是笑了笑,轻声说道:“处理眼前的事情要紧。去吧,这是第二日了,留给我们应对的时间不多。”

此刻已是清点天机阁杂物的第二天,除了长庚,现在还没人知道伏寿阁里具体出了什么意外。

灯火如豆,灯芯不时噼啪作响。

昏黄的光线下,长庚看着眼前在司马康的默许下偷出来的天书,心里委实有点愁。

光宗也不知是吃什么长大的,生生编出这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字也就算了,反正以他的记性,花个一天也能勉勉强强全都记下来。

但是,

但是,

谁都没告诉过他,天书上面竟然还有这么多根本看不懂的图!

——没错,光宗是个科学严谨的好同志,区区文字描述怎么能满足一个理科生的自我修养,在这本书上,他不光画了示意图,还细细地分了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比例合理,尺寸精确,就是在几百年后害苦了某个深夜背书的苦逼密卫。

长庚的内心是崩溃的。这些图案复杂精细、不明觉厉,稍记错一点,估摸着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根本不是死记硬背,回去就能完完整整地复原出来的。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将所有的图都小心描画下来,按照原定的第二套计划将其藏匿在伏寿阁,等风头过去再由主子安排其他人回头来取。

只是这样一来,风险升高何止一倍。

而且不知为何,守伏寿阁的禁卫军格外严格,这帮老爷兵不知怎么突然就勤快起来了,围墙边上有好几处暗哨,递进来的食盒要查,吃完了拿出去的食盒更是每回都要被他们仔仔细细地翻过一遍。

“宫中这么多怪相,大抵谁都怕再出什么事吧。”

长庚摇摇头,强忍睡意将灯拨亮了些,一边不求甚解地抄图,一边郁闷地喃喃自语道:“这光宗不会真是个妖孽吧,哪儿来的这许多东西可编。”

在他的笔下,一台机器的样子正在慢慢成型。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特征性的竖直纱锭,那正是18世纪60年代由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还有火铳,水力织布机,化肥制作…………

一切对长庚,对这个时代的其他人来说,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古里古怪。

直到此时此刻,尚且没人知道这些鬼画符的真正意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