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膳手札 第20节(2 / 2)

加入书签

第21章 芋头扣肉

◎前世◎

谢行安细细将医案复看一遍,他心里疑虑未消,把这份医案放回到最下面。

事有轻重缓急,他需要先去探望其他人,那些人都是谢家医馆的老主顾,光谢十五去还不够诚心。

谢行安揉揉眉心,抬眸看见书桌上一堆的书,想起来是之前请谢十三找的跟前朝相关的书。

他拿出顶上的那本翻开,历朝历代均有篇幅。后世对景平国这段动荡的记载仅有几句话:太初八年天降大雪,伏尸千里,白骨皑皑。明年春,饥荒至,寸谷不生。太初十二年人相食,疫病起,民十不存一。

太初十三年,乱马过城门,国灭。

春燕归,巢于林木。

他蹙起眉头,齿间轻念:春燕归,巢于林木。

谢行安知晓这句背后是屋房尽毁,赤地千里,不见人影,土里埋千白骨。

他往后靠在椅子上,忆起第一次梦起时听到的,景平国破,无家可归家。

可为何后来他梦到的却是一个女子的半生。

谢行安到现在都不理解。可后头回想起来,他也是看过傩戏的,知晓枉死之人执念甚重,要消了才能入轮回。

阿栀应当是横死的。

他觉得可惜之余,又认为在那样的日子里,死去比活着要好。

谢行安对前朝的苦难很怜悯,也对阿栀的遭遇心生惋惜,可也仅此而已。

毕竟那是前朝的事情了。

他反而对自己所遇见的事情倍感困扰,不想做梦,也不愿入梦。

合上这一本书,前朝往事与他再无瓜葛。

待请宋天师看完后,谢行安会给阿栀立个墓碑,在佛前供奉牌位,请人做法事,好叫她投个好人家,只消别再缠着他。

不过事总与愿违。

此时,晏桑枝在谢三走后,孙行户带着浩哥儿过来送银钱。

她让阿春去给浩哥儿和范大送粥,请孙行户坐下来,晏桑枝才开口说:“这段日子多亏了行户,不然我是不能那么快赚到银钱的。

可我终归是看病做药膳的,如今也凑够了买药材的本钱。若一直做馒头生意,就有些顾头不顾尾。再则,行户你也知晓,我家里供奉了个木工,请他给我修缮药房,如今已经在收脚了,再过个几日便可看病,这生意自然不好做下去的。”

“那可真太好了,”孙行户举止激动,猛拍着大腿,唾沫横飞,“我老早就盼着了。小娘子你不知,我家小茶胃口好些后,周围邻舍自有来问的,可我不好说出去,毕竟,”

他抬眼瞧瞧晏家院子里这点人,又说:“她们人多,要是都来看,也忙不过来。可若是小娘子你要开医馆,我也好跟她们有个交代。再说,我家里有些小病的人也不少,之前毕竟小娘子也没有正经看病,我也不好麻烦。”

晏桑枝默默听着,她心里是有章程的,家里的修缮与添补家具都可以往后缓缓,医馆要先开起来,这是她在江淮城讨生活的立身本领。

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

至于粮食她与桂婶父亲约好的五日到时,又去买了一些,却不如稻谷,糯米和黑米的谷粒都稍差,她没买太多。

屯粮可以不计较好差,可要是做药膳便不能不在意,乱世时没得挑,但有选择时就不能再含糊。

至关重要的就是药材,她手里能用的银钱有十来贯,除去必要的,她能拿出十五贯采买。买上一些常用和急用必备的也能先把医馆撑起来。

想得正入神,又听孙行户说:“只是这馒头生意不做还是有些可惜的,若非我家里没人接手,我还想盘下来。不过小娘子你大可将这馒头方子卖给谢财主,或是做个人情。”

“做人情?”

孙行户压低声音,“当然,我之前与小娘子你说的是他管船帮的,但运什么的,我还没说。他们主家在菩萨桥有个大医馆,别的各县也都有,药材所需巨大,都是谢财主去运的。你拿个馒头方子做个人情,问问有没有便宜的药材路子可以走的。”

他这常年在买卖场里打交道的,脑袋一转就是主意。

晏桑枝撑起脑袋,眉头略微向中间靠拢,询问道:“是菩萨桥的谢家医馆?”

“是那一家。”

她拧眉,又很快松开。谢家医馆开错方子说要来赔礼道歉的事,她还没忘,过了这么些日子也没来赔罪,她心里不虞之外,又突生了旁的念头。

赔礼又非得要银钱,她可以叫他们拿药材来赔,要是过个几日还不来,她准备上医馆去瞧瞧。

至于找谢三讨要个门路,晏桑枝觉得不妥,这要分开,她已有一件事嘱托给他,现下再问这个有些得寸进尺。

她摇摇头,如实告知,“药材我并不用旁人找路子,我知道哪里的药材便宜。”

她爹娘虽然走了,却留下了一堆的医书和医馆账册。晏桑枝全都看过,里面记载了很多山里有的药材,也有去谁家采买的,花费了多少银钱。

最要紧的是药材采买最全最便宜的地方,是今年的药市,明日在谷庄举办。

她爹写的特别详尽,连地点、每种药材采买的价钱,最低能压到多少都写在上面。

晏桑枝知道,这是阿爹最后能留给她的东西了,所以她看见时,才想赚钱凑够买药材的本钱。

那边孙行户见劝不动她,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人小娘子比他有主意多了。

而晏桑枝说完回去拿了医案出来,之前看过病的,除了谢老太太和谢三外,她得于明日都再诊脉,看看是换药膳,还是不用再治了。

她找到小茶这一页,大概心里有数后对孙行户说:“明日行户你来送浩哥儿时,把小茶也带过来,她的病若好得差不多,我这里的预后便可终结,也无需再来诊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