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阁>综合其它>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 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1 / 2)

1.1 福克e1:歼击机的横空出世

提及歼击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尖尖的脑袋,凸起的座舱,灵巧的动作和喷火的航炮。的确,轻盈如燕的歼击机拥有华美的身姿,能在空中自如地翻着筋斗穿云越雾,凝聚了最尖端的科技成果,拥有惊艳的飞行速度、爬升速度和凶猛的火力,不仅是空中格斗的主力,还是轰炸机、强击机甚至巡航导弹的拦路虎,而且在对地攻击任务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飞机走向军用

早在飞机问世之前,人类已经开发了飞行器—热气球,人们貌似也意识到这种长了翅膀的“魔鬼”无异于灾难,于是,在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中通过了《禁止从气球上或用其他新的类似方法投掷投射物和爆炸物宣言》,1907年重订后甚至成为公约,禁止各缔约国从飞行器上投射武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显然,这个公约已经成为现实与法律开的一个大玩笑。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试飞成功。之后,人们开始痴迷于这项新发明,飞机的稳定性能和飞行距离不断提升。在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中,飞机的军用价值首先便在侦察方面展现出来。相比传统的骑兵巡逻队和游击人员,飞机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敌军数量、方向、建筑工事等重要情报。此时,只要自己的飞机没有故障,在空中飞行是非常安全的。地面防空武器还没有出现,敌方飞机也寥寥无几,偶尔相遇时,飞行员甚至会友好地打个招呼或者示威性地挥挥拳头,完全不必理会地面上热火朝天的战斗。

然而,早在一战爆发前,英国人就预见到这种“互不干扰”的局面不可能维持太久。他们在《飞行队手册》中写道:“不应指望飞机将能不受阻拦地履行职责。在战争中,必须通过战斗去夺取有利条件。航空侦察是如此重要,因此,任何一方都将尽力阻止对方进行航空侦察。”

原始空战

事实证明,空战的确是不可避免的。原始的战争动机使巡逻机换上了便于识别敌我的颜色,飞行员们也开始互相投掷石块、小钢箭。富有创意的俄国空军飞行员还在飞机上加装了秘密部件,为空中战士增添了战斗力。例如,涅斯捷洛夫上尉在飞机尾部装了一把刀,在与敌方飞艇相斗时将其蒙皮划破,使其坠毁。此外,卡扎科夫上尉在飞机下部安装了一条钢索,钢索顶端是连有雷管的活动抓钩。飞越敌机时,抓钩可以挂在敌机上,然后引爆雷管,将其炸毁。在战斗应用中,这些原始武器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神奇,但正是早期勇战者们并不成熟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空战格斗的雏形。

大家可能会奇怪,当时已经有了枪炮,为什么不直接安装在飞机上,还要用这种笨拙的“空手道”方法呢?

其实,早期飞行员的确想到把枪炮搬到空中,但遇到了诸多难题。由于飞行中风速大,而且发动机抖动厉害,手枪、步枪难以进行瞄准,命中率极低,警告意义远大于杀伤效果。对于高速飞行的飞机,沿飞行方向从机头前射出的子弹在理论上最具杀伤力,而当时的飞机多在机头上装有螺旋桨作为推进器,使用机枪发射子弹很难避开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片,即使对于少数非螺旋桨飞机,笨重的机枪也极大增加了机头重量,限制了飞行的高度与速度。法国人干脆直接把机枪抬到飞机上,由观察员从活动底座上直接射击,但敌方飞机只要飞在其上方或前方,机枪手便无可奈何。

射击同步协调器

这种粗糙的空战模式在1915年2月的一天改变了。那天,4架德军巡逻机正得意洋洋地返航,突然看到一架法国螺旋桨飞机,便仗着自己的数量优势开始接近并挑衅。可这架法国飞机更加勇猛,毫无半点躲闪之意。德军正惊诧好奇的时候,猛然发现对方的螺旋桨中间迸发出了子弹专有的黄色火花。转瞬之间,一架德国飞机在飞行员中弹后一头栽到地上,另一架飞机在燃料管中弹后凌空爆炸,余下两架飞机慌不择路地逃了回去。

德军百思不得其解,完全无法想象每分钟数百发的机枪子弹如何穿过每分钟上千转的螺旋桨。但这种噩梦一直在持续,德军飞机相继被穿过螺旋桨的法国子弹所击中,吓得他们见到法国飞机后在第一时间就选择逃跑。终于,在1915年4月19日,一架发生故障的法国飞机在迫降后落到了德军手中,机枪的秘密才真相大白。原来,机枪就装在座舱前面,径直向木制螺旋桨瞄准,但面向着枪口的叶片由楔形钢片保护,子弹打中后可以转向而不损害桨叶,而穿过去的子弹就可以飞向敌机。气急败坏的德军马上把这套装备交给了当时为德国效力的荷兰人安东尼福克,要求他在48小时之内将一挺帕拉贝卢姆气冷式机枪安装到德国飞机上。福克是当时最好的飞机设计师之一,虽然从未接触过机枪和射击,但他的团队在规定时间内不仅完成了德军的任务,而且在技术上更胜于法国。福克发明了一套“射击同步协调器”。其中,螺旋桨轴上装一只双凸轮,凸起处正好正对着两个桨叶。当桨叶转到子弹射击的正前方时,凸轮操纵一个连杆抬起,控制机枪停止射击;当桨叶通过枪口时,凸轮回到原来位置,机枪继续射击。这样,机枪只在与螺旋桨不成一条直线时才发射,子弹可以穿过螺旋桨弧而不致击中叶片。驾驶和射击全部由飞行员完成,命中精度大为提高,后座的射击员也被取消。装有这套同步系统的m5k飞机被命名为福克e1。

福克e1的最大速度为130千米/小时,升限高达3000米,一经使用便大显神威,将英法的飞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奥斯瓦尔德波尔克、马克斯伊梅尔曼、马克斯米尔希等德国飞行员都是驾驶着福克e1一战成名,并创立了各种空战战术,使德国很快建立了空中优势。因此,福克e1可谓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的战斗机。它确立了歼击机武器的基本布局,从根本上改变了空战模式。

尽管德军在千方百计地保密,甚至不允许德军飞行员飞近前线,一架德机还是像“泄密”的法国飞机一样被俘获,于是英国、法国的飞机上都安装了类似的同步发射系统,相继推出了dh.2、科德隆g3和g4、纽波特10和斯巴德sv等战斗机。后来,德国又开发了福克e3型战斗机、阿尔巴特罗斯c1型双座双翼战斗机、福克dr.1型三翼战斗机等,在空中火力方面再次占了上风,也拉开了歼击机对攻时代的帷幕。

福克简介

德国在飞机方面的领先优势大部分要归功于荷兰人安东尼赫尔曼杰拉德福克。福克是一位技术娴熟的飞行员和卓具天分的歼击机设计师,于1890年4月出生在荷属东印度的爪哇。上学时他学习成绩平平,但对机械兴趣浓厚,20岁就制造并驾驶过当时最快和最坚固的单翼飞机。他先是把这架飞机献给自己祖国的荷兰军队,但却遭到冷遇。之后,法国、英国、俄国也相继拒绝了年轻又缺乏技术教育的福克。最终,福克得到了德国军方的认可和重视,为他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设备,建立了福克飞机制造厂。他的聪明才智终于得到了充分发挥,被公认为欧洲当时最优秀的飞机设计师。

慧眼识珠的德国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14~1918年间,福克设计了近60种不同型号的飞机,包括被英国人称为“飞行剃刀”的d-8战斗机。德军飞行员在驾驶着灵巧的福克单翼机在空战中连连取胜,使英法等国的飞机遭到重大损失,被称为恐怖一时的“福克式灾难”。据统计,在一战期间,福克一共为德军制造了3350架战斗机。法国人后来认识到福克的才能,专门给福克写信,以1000万美元的酬劳邀请他设计飞机,但德国情报机关截获并扣留了这封信。直到一战结束后,福克才得知此事。

1918年德国投降后,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而无法建造飞机或飞机发动机,福克飞机制造厂被迫解散,福克将装有发动机的数百架飞机引擎连夜偷渡回荷兰,成立了新的飞机公司,发展了f-2、f-3、f-4等民用飞机。1922年,福克移居美国,1939年病逝。福克公司共设计了各型飞机125种,曾为欧洲主力飞机制造公司之一,在1927~1933年间甚至统治了美国商用空运市场,但在残酷的市场打击下于1996年宣告破产。

1.2 斗智斗勇斗技术:一战期间的空战战术发展

如果说大炮比的是威力,导弹比的是航程,那么在歼击机战场上,除了性能以外,战术则在成败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蓝天上短兵相接,飞行员们以精湛的驾驶技巧、无畏的战斗精神开发出各种单机战术动作和多机合作方式,将歼击机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尾追迫降

正如上文所述,初期的空战宛如孩童们的游戏。飞行员们用石块互砸,甚至相互撞击,并没有更多的技巧可言。1914年8月下旬的一天,英国皇家飞行队的三架巡逻飞机正在悠闲地飞行,突然发现前下方有一架德国飞机,便直接俯冲下去。三架英机中,一架在德机后方追赶,两架在德机左右方威胁,将其团团围住,吓得德国飞机只能一边向前飞行,一边朝地面方向躲闪。英国飞机见状更为激动,穷追不舍,直到逼迫越飞越低的德国飞机降落到一片树林里。得意洋洋的英国人洗劫了德国飞机,然后一把火将其烧掉。这种“牧童尾追小公牛”式的“挤压”战术传授给英国皇家飞行队,其他各国也纷纷效仿,这可以说是多机合作进攻的雏形。

咬尾战术与双机编队

随着福克e1飞机的诞生和机载机枪的普及,空战变得越发残酷,一不留神就陷入机毁人亡的惨剧,飞行员们不断琢磨如何能最高效率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波尔克是德国一位著名飞行员。在福克飞机问世之前,他就发现了“高度优势”在歼击机作战中的重要性。1915年7月,他躲在高处一片浮云里窥视,等到一架法国飞机从后下方飞过时,波尔克突然下滑到它后面,射击员一下子就将其击落。驾驶了福克飞机以后,波尔克每次都是先爬升到1500米左右的高度,利用上方的太阳光进行掩护。当敌机从下方飞过时,波尔克便会俯冲追赶,到近处进行机枪连续射击。如果未击中敌机,波尔克就会再次拉升飞机,重复这一过程。福克飞机的升限领先于同时代其他飞机,为波尔克的战术使用提供了高度保证。

然而,波尔克很快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自己在攻击一架敌机时,有时也会受到另一架敌机的追击,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于是,他找了另一位德军飞行员殷麦曼作为搭档,一架飞机攻击时,另一架飞机为其掩护;或一架飞机做诱饵,另一架飞机去进攻。两人配合默契,发展了独有的联络方式,有效解决了尾随敌机的问题。真正意义的双机编队由此产生了,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国飞行员拉弗伯雷率先破解了波尔克和殷麦曼的高空伏击战术。当德军从后上方追击时,拉弗伯雷将飞机迅速拉起,使其进入失速螺旋状态,盘旋半圈后向原航线俯冲,正好到达敌机后方有利于自己的位置。

而殷麦曼不甘示弱,也开始苦思冥想如何化解此招,于是发明了“半筋斗翻转”战术。他将急速飞行的突然拉起,几乎在垂直方向进行大幅度爬升,翻了半个“筋斗”以后,再进行滚动式翻转,朝原航线相反的方向飞去。在实战中,这种垂直机动战术既可以摆脱尾追敌机,又可以快速获得进攻所需的高度优势,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殷麦曼在一战期间共击落了15架飞机,被称为“里尔之鹰”。

由此可见,在早期的歼击机作战过程中,单机的战术创新可谓勇敢者的游戏,飞行员总是想方设法利用高度、速度、战术动作等各种优势来到敌机后方位置,然后从机头进行射击。近百年来,歼击机和所携带武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种原始的“咬尾”模式到今天仍旧是空战的最基本战术之一,速度、高度、灵活性也是歼击机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多机混战

1916年夏末,德国空军开始采用6机大圆圈编队搜索敌机,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防御能力和反击能力。9月17日,波尔克率领着6架阿勃脱劳斯公司d-1型新式飞机进入协约国防区,以零损伤一举击落英军飞机6架。为此,法国的拉弗伯雷又进行了改进,使编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绕圆圈盘旋爬高,从而获取高度优势进行攻击,被称为“拉弗伯雷圆圈”。这一战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期间还在使用。

然而,1917年7月的一天,英军一个“拉弗伯雷圆圈”编队自信满满地进入到德国占领区。突然,德国8架飞机组成了4个双机编队,占据了英机编队高处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4个位置。德军飞机从各个方向发起攻击,一个编队退下去,另一个编队冲上来。英军顾头顾不了尾,很快损失过半。

由此可见,编队空战具有更高的组织性和灵活性,飞行员们不仅需要利用个人技术“斗勇”,还需要精诚合作来“斗智”。从此以后,零星的单机作战越来越少见,战场上空经常出现数十架甚至上百架飞机相互追逐的场面,飞行员的技巧、歼击机的性能都在残酷的战争威胁下不断提升,制空权也成为战争中一个关键词。

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先集中20架歼击机编队参加战斗,随后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了80架侦察机、40架歼击机和5个轰炸机大队,利用飞机的数量和性能优势夺取了制空权。法军随即也从各部队集中了120架歼击机与德军对抗,逐步夺回了空中战场。

在1918年的马恩河会战中,协约国集中了1100余架飞机与德国800余架飞机展开空战对抗,仅会战当天,法国飞机就出动了700余架次,2天后,德军就被迫由攻转守。7月19日协约国大反攻时,有400架飞机分3层进行空中支援,第一层在2000米以上高度对抗敌方歼击机,第二层在1000~2000米高度对抗敌方侦察机,第三层在1000米以下对抗敌方强击机和地面目标。可以想象,这种组织严密的大规模空中支援极大地推动了地面进攻,德军很快失败。到了9月的圣米耶尔战役,协约国更是动用了前所未有的96个航空中队多达1500架飞机。

1.3 空战传奇:“红色男爵”里希特霍芬

正如上文所述,歼击机空战是性能、智慧、勇气、战术的综合比拼。纵观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历程,世界各航空强国的歼击机技术水平相差并不大,一种先进机型在横空出世之时往往所向披靡,但在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遇到性能更为优异的对手。歼击机就是这样“你追我逐”地不断发展。而在很多情况下,双方战机性能势均力敌,“人”的因素则显得非常突出,一样的歼击机在不同飞行员手中写下的故事则迥然不同。

讲到一战期间的飞行员,则不得不提到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他一共击落敌机80架,是整个一战中战绩最好的飞行员。勇猛好战的里希特霍芬将自己座机涂上鲜明的深红色,被人们称为“红色男爵”。

从男爵到战士

里希特霍芬于1892年5月2日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其家族不乏名人,包括二战期间德国空军元帅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远房表弟)、德国首位女性社会科学家伊利丝冯里希特霍芬(远房表妹)、击落40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洛塔冯里希特霍芬(弟弟)、1989~1993年间德国驻英国大使赫尔曼冯里希特霍芬(侄孙)等。

里希特霍芬是家中长子,从长辈那里继承了男爵爵位,但他不甘安逸,乐于冒险,11岁便进入少年军校,接着在陆军学院深造,1911年进入骑兵部队,1915年转入更富挑战性的空军,先是担任侦察员,不久后成为战斗机驾驶员,成为德军空中精锐“狩猎小队”中的一员,并在随后的空战中表现出了超群的胆识。

神勇的“空中猎人”

1916年9月17日,里希特霍芬击落了第一架敌机。这对于大多数战斗机飞行员来说并不稀奇,但对于里希特霍芬却是一部传奇的开始。

此后,一架又一架敌机坠落在他的枪下,在仅仅2个月的时间里,战绩就超过了10架。1916年11月23日,里希特霍芬在空中巡逻,突然发现了3架英国飞机,其中一位驾驶员就是英国大名鼎鼎的拉诺霍克少校。两位对手都在利用“咬尾战术”的原理,尽力追逐敌机,到敌机后方发起进攻并躲避敌方的攻击。于是,两架飞机在空中兜起了圈,圆圈原来越小,高度越来越低。其实,此时的英国飞机在机动性和速度上要优于德机,但在纠缠的过程中,里希特霍芬发现自己的爬高性能略胜一筹,而且风向对自己有利,已经将飞机吹向德方地域,使霍克终于有了离开之意。里希特霍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终于爬到了霍克上方开始射击。一颗子弹正中霍克头部,英机随即坠地。此战使得里希特霍芬名声更震。1916年10~12月,他所在的第2狩猎小队共击落76架敌机,而自己仅损失7架。1917年1月,里希特霍芬成为第11狩猎中队指挥官。

为了防止误击,里希特霍芬将自己的战机涂上深红色,他的部下们也纷纷效仿,在空中形成了红色机群。而英军为了表示打下“红色男爵”的决心,也在自己的机鼻上涂上红色。在1917年4月的阿拉斯战役中,以里希特霍芬为代表的德国飞行员将英军的战机数量优势彻底摧毁。里希特霍芬本人击落敌机20架,所率领的中队击落敌机89架。整个4月内,英军损失了150架飞机和316名空勤人员,另有200架法国和比利时飞机被击落。此时,“红色男爵”战绩已经超过50架,可谓名震天下,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击落敌机的战果。1917年7月,里希特霍芬在战斗中负伤,此后饱受剧烈头痛的困扰。德国军方开始以此为理由将他“保护”起来,试图说服他离开战场而进入社交和军事管理的领域。然而,里希特霍芬虽然病痛在身,却依旧渴望战斗,经常找机会偷偷驾机作战,并逐渐恢复了全天战斗的状态。

神话终结

1918年4月21日上午,里希特霍芬率领9架德机以v形编队在空中巡逻,遇到了15架英国飞机。很快,德机便驱离了英机,迫使其逃离,但嗜杀成性的里希特霍芬穷追不舍。一直飞到了法国上空的英军阵地。在空中追击飞机和地面防空炮火的双重攻击下,一颗子弹从后方穿过了里希特霍芬的心脏。“红色男爵”的神话一生就此终结,年仅26岁。

虽然里希特霍芬为协约国带来了无数灾难,但他的战斗精神和成果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英国按照自己的传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皇家军官衣着笔挺,列队整齐,左手托帽。里希特霍芬的棺椁由6名上尉飞行员(与里希特霍芬的军衔相符)和一队驾驶员护送,在一位神职人员的引导下缓缓驶向墓穴。木棺落下墓穴时,荣誉鸣枪队向天鸣枪致礼,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一架英国飞机带着里希特霍芬满盖鲜花的坟墓照片和讣告投送到德军战线后方。里希特霍芬的座机部件成为了珍贵的纪念品,发动机被捐赠到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至今仍在展示。

可以想象,里希特霍芬的牺牲令德军大为震撼。他们甚至制订了包括空中轰炸、地面进攻在内的多种方案去抢夺里希特霍芬的尸体。当然,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实力去实施这种疯狂的计划。1925年,里希特霍芬的遗体被运回德国,葬于维斯巴登地区的西弗瑞霍夫墓地。后来,德国为里希特霍芬修建了博物馆;1935年德国空军重建时,将第一支战斗机联队命名为“里希特霍芬”;二战后德国空军重建时,第一支喷气式战斗机联队也被命名为“里希特霍芬”,而且该序列保留至今。里希特霍芬的故事被多次搬上大荧幕,包括1966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蓝徽特攻队》和2008年德国拍摄的电影《红色男爵—空中骑士的传奇》。

王牌飞行员

为了纪念战功卓著的空中战士,国际惯例将击落敌机数量超过5架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从此世界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是上文提到的最先将机枪搬到空中、并促使德国发明“射击同步协调器”的法国人罗兰加洛斯。一战中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是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击落飞机80架,另有法国鲁内保罗丰克战绩75架,英国威廉毕晓普战绩72架,意大利佛朗西斯科巴勒可战绩34架。二战是“王牌飞行员”的时代,尤其是德国,107位德国飞行员击落敌机超过100架,其中战绩最好的埃里希哈特曼,共击落敌机352架;日本头号王牌飞行员是击落94架敌机的岩本彻三,苏联是击落62架敌机的伊凡尼阔日杜布,英国是击落40架敌机的马德克帕特尔,美国是击落40架敌机的理查德邦格(由于经常难以判断敌机是否击落或被谁击落,历史学家还在不断修正着具体数字)。二战以后,空战规模大大缩减,新诞生的王牌飞行员也越来越少,美军在二战中曾有708位王牌飞行员,朝鲜战争中有39位,越南战争中仅3位,此后再也没有过王牌飞行员。

1.4 苏联伊-16:现代战斗机雏形

一战结束后,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制空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争相发展各种飞机。20世纪20~30年代也是航空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伊-16就是在这次浪潮中诞生的一种重要机型,它的诸多设计元素被后来的活塞式战斗机甚至今天的现代战斗机所沿袭。

厚积薄发

伊-16的前身是苏联天才设计师波尔卡波夫研制的伊-3、伊-5、伊-6、伊-7、伊-9、伊-10、伊-11、伊-13、伊-15等一系列战斗机。其中,伊-3是苏联完全自主研制的第一款战斗机,而伊-15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性能最优异的双翼战斗机,以卓越的空中机动性得到了苏联空军的长期青睐。基于这种雄厚的技术积累,波尔卡波夫于1933年研制了极具创新的伊-16战斗机。

伊-16长6.1米,高2.6米,翼展9米,空重仅有1.5吨,比二战时期的主力飞机都小一号,但其速度可达450千米/小时,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主力战机的速度高出100千米/小时左右。伊-16装有20毫米机炮和7.62毫米机枪,是最早配备机炮的战机之一。在速度和火力上占有双重优势的伊-16马上装备了苏联空军,与适于低速盘旋缠斗的伊-15搭配作战,战果卓著。

现代战机鼻祖

伊-16不仅性能优异,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它首创了多种重要设计,从中可以直接窥视到现代战斗机的身影。

首先,伊-16采取了悬臂式下单翼。在此之前,飞机大多使用双翼布局,机身两侧各伸出上下并列的两个机翼,中间用支柱和张线相连,这是因为早期飞机多用木材和蒙布制造,自重较大,加上发动机功率不足,不得不采用较大的机翼总面积来提高升力。然而,随着飞机速度的提升,两个机翼和支柱所带来的阻力越来越大,而且严重妨碍了飞行员的空中视野。美国波音公司率先在p-26战斗机上尝试了单翼,但仍需要机翼上下方与机身连接的支撑钢线来维持机身结构,依旧增加了飞行阻力。伊-16则彻底取消了这些零件,只有两个干净的机翼从机身上延伸出来,好像向两侧平直举起的双臂一样,从而大大提升了飞行速度。自此,双翼飞机也基本告别了战机舞台。

其次,伊-16使用了全封闭式座舱。早期的战斗机飞行员都坐在一个敞开或半敞开的座舱里面,有些机型在面前增设一个玻璃风挡。可以想象,即使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高速飞行时产生的疾风、高空带来的寒冷等不利条件都会对飞行员产生极大的影响,更别说天气恶劣的时候了,因此,他们不得不以牺牲视野为代价而带上挡风眼镜,以牺牲灵活性为代价而穿上厚厚的飞行服。然而,所有这些对抗措施都不如伊-16所设计的全封闭式驾驶舱,后来的机型还增加了有利高空飞行的供氧设备,飞行员再也不必承受露天驾驶的痛苦,可以舒适地驾驶飞机进行空战。为了进一步保护飞行员,伊-16还为驾驶舱增设了防护措施,在座位后面安装了一块防弹钢板,后来还使用了防弹玻璃座舱罩,大大降低了空战飞行员的伤亡率,可谓是最人性化的创新。

此外,伊-16还首次使用了可收放式起落架。之前的飞机起落架是固定不动的,与双翼机上的翼尖支柱一样,是飞机速度提升的重要阻碍之一,而且如果起落架在空战中受损,飞机降落还要承担更多风险。伊-16设计的起落架可手动收回,起飞后,飞行员摇动手柄40余次,将起落架收回机翼,降落时松开手柄,起落架便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放开。虽然方法繁冗原始,但实现了机身的光滑平整,有利于飞行速度的提升。

悬臂式下单翼、全封闭式装甲驾驶舱、可收放式起落架在今天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结构,甚至是我们心目中战斗机的标准元素,但这些都是在80年多前由波尔卡波夫在伊-16上率先实践的。此后,战斗机几乎无一例外地沿袭了这些重要设计,我们不得不敬佩波尔卡波夫的天分和伊-16的鼻祖地位。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在作战初期,以佛朗哥为首的国民军得到了纳粹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支持。德国支援的ju-52运输机运送了大量兵员和武器,西班牙共和国军老旧的nid-52歼击机完全不是德国he-51战斗机的对手,眼睁睁地看着德机在天空畅行。11月15日,苏联政府派出了航空志愿队支援共和国军,475架伊-16成为主力战机抵达西班牙,同伊-15一起配合作战,迅速夺回了空中优势。直到1938年,德国将时速超过500千米的大马力型me-109送达西班牙,空战局势再度扭转。

伊-16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价格低廉,各型总计生产7500架,是20世纪30年代产量最高的战斗机。虽然伊-16在1940年以后的二战中已经无法对抗各国配备的更先进战机,但它作为一种承上启下、富有诸多重要创新的过渡机型,见证了苏联航空工业腾飞的开始,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机。

1.5 me-109:德意志之鹰

me-109(bf-109)歼击机作为整个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使用的主力歼击机,从二战爆发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从欧洲战场一直飞翔到非洲战区,几乎参加了德军所有战斗,是德国空军的中坚力量。

劫后重生

一战结束后,饱尝德国飞机和飞行员之苦的协约国再也不希望看到那支强大的德国空军,于是在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中明确禁止德国制造各种飞机,并取消德国空军。德国约1.6万架飞机被交出或销毁,飞机制造业被迫终止。然而几年后,曾经为此弹冠相庆的协约国就忘了疼,慢慢放松了对德国的限制,允许其发展一些民用机型,苏联甚至与德国在飞机制造方面展开了合作。德国的航空工业依靠过去强大的技术储备,在强烈的复仇主义民族情绪中逐渐复兴。

到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开始了军备大扩张。希特勒死党之一戈林在一战期间曾为一名王牌飞行员,二战期间成为纳粹德国的空军元帅,此时则成为建设空军的中坚力量。于是,飞机制造厂纷纷恢复生产,各种军用飞机的研制也被列入日程,ju-87、he-111、hs-123等二战主力机型都在1935~1937年定型生产。me-109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

me-109由巴伐利亚公司飞机设计师梅塞斯密特主持研制。虽然在过去10余年间,德国航空业的几近停滞,而国外航空业正蓬勃发展,梅塞斯密特仍然依靠着自有积累和国外资料,于1935年7月研制出样机。在试飞时,该机成功地向右做了21次盘旋上升,再向左做了17次,并从7500米的高空垂直向下俯冲,在接近地面的一瞬间改向升空。这些惊险的特技动作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风光无限

me-109长8.8米,高3.6米,翼展9.8米,为全金属结构,配有一台活塞发动机及一副3叶螺旋桨,在速度上达到了活塞螺旋桨式飞机的最高水平,可达600千米/小时以上,而且其卓越的爬升能力超越了同时代所有歼击机,飞行性能在二战期间名列前茅,能进行高难度的水平盘旋及垂直机动,而且不易陷入螺旋状态。因此,该机在高速性和灵活性两个歼击机最重要指标上都具有很强的实战价值。

此外,me-109设计合理,结构坚固,工艺简单,因此成本较低,非常适于大批量制造,这些正合德国当局的胃口。新成立的德国空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选定为新一代战斗机。事实也证明了梅塞斯密特的远见卓识。虽然以英美为首的同盟国拥有德国数倍人口、资源与国力,但无论是在战争初期还是战争末期,me-109在西线对英美和东线对苏联的战场上,都没有丧失数量优势。

me-109相继推出a、b、c、d、e等各型,共计生产3.3万架,占德国二战时期全部战斗机数量的60%。其中,1941年推出的g型时速高达619千米,航程720千米,飞行高度达1.2万米,装有2挺13毫米口径机枪和3门20毫米口径机炮,生产2.16万架。

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之初,伊比利亚半岛上空呼啸着苏联和德国、意大利的各种战机,其中苏联凭借性能优异的伊-15、伊-16夺取了空中优势。然而,到了1938年,天空中出现了时速超过500千米的德国me-109,它们经常组成双机或4机编队在空中巡逻,好像凶猛的老鹰一样击落了一架架曾不可一世的苏联飞机,制空权随即回到德国手中。

在二战初期,me-109的技术性能明显超出了其他各国的主力战机,而且德国的战争对手们多为挪威、丹麦等小国,空军本就较为虚弱,因此取得了节节胜利。在1939年9月的波兰闪击战和1940年5月的荷兰、比利时、法国作战中,me-109完胜对手的pzl、福克、莫拉纳索尔尼埃、德瓦丁内、“飓风”、寇蒂斯“鹰”等各色战机,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霸主。me-109也造就了二战中德国多位王牌飞行员,如埃里希哈特曼曾驾驶me-109击落敌机352架,格哈德巴克霍恩战绩为301架,京特勒尔、瓦尔特诺沃提尼、威廉巴茨等飞行员都击落过200架以上敌机……

优势丧失

me-109的风光无限在1940年7月德国攻击英国本土的“不列颠战役”中终结了。

首先,英国已经配备了性能上与me-109不相上下的“喷火”式战斗机,面对远程奔袭的me-109,可谓以逸待劳,因为后者需要穿过英军严密的对空雷达探测系统,已经占不到很多便宜。其次,me-109固有的航程缺陷在跨越英吉利海峡后凸显出来。从法国起飞的me-109在理论上仅能在英国上空停留短暂的时间,而实际情况下,为轰炸机护航的me-109无法采用最佳的航线、高度和速度,在天气恶劣时需要绕云飞行,遇到战斗时耗油量也需要增加,受伤的飞机返航时几乎全部被海水吞没。更为不利的是,损耗严重的me-109得不到有效补给,梅塞施密特公司每月最多能提供200架me-109,而英国每月能生产出440~490架战斗机,德军很快失去了数量优势。

在此期间,英军还采取了“田忌赛马”的战术:尽量回避与性能相似的me-109缠斗,直接攻击自卫能力薄弱的轰炸机。一时间,德军轰炸机大损,无法实现空袭英国的战略构想。于是,德国开始使用me-109挂弹执行轰炸任务,在初期确实收到了奇效。7月成功攻击了英国舰队,8月又轰炸了英国海岸的雷达天线塔和内陆的马特鲁斯哈姆战斗机基地,9月还成功偷袭了伦敦市区。可以想象,智商正常的英国人很快就识破了德军的伪装,再也不会轻视那些身材娇小的战斗机,而负重的me-109在灵活性和速度上大打折扣,变成了英军的“肥肉”,这种“轻型轰炸机”战术也告一段落。

到了1940年以后,同盟国相继研发出时速超过600千米的新型歼击机,me-109的空中优势进一步缩减,甚至完全消失。

例如,在1941年6月22日开辟的对苏东线战场上,德军投入了上万架me-109。当时,苏军的主力战机伊-15和伊-16在me-109面前毫无反击之力,第51战斗机联队仅在开战当天就击落苏军飞机114架,第54战斗机联队在开战后1个多月的时间里击落苏军飞机623架。凭借着突然性和飞机性能优势,德国空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夺取了制空权。此时,苏联已经研制出可与me-109匹敌的拉-3式歼击机。面对德军的猖狂,愤怒的苏联人马上加速了拉-3的生产,并相继研制出拉-5、拉-7超越me-109的机型,最终将德国人从苏联上空彻底赶走。

德国人也不甘示弱,想出各种方法扭转颓势。为了对抗袭击德国本土的轰炸机,他们曾在me-109上装备可自爆的250千克炸弹,在轰炸机上空1000米处投掷,成功炸毁了几架同盟国飞机,但这种粗糙的方法无法准确掌握投弹时间、高度及引爆时间,命中率非常有限,反倒限制了战斗机本身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很快就被放弃了。后来,德军又在me-109上加装210毫米火箭弹发射器对轰炸机进行弹幕轰击,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为了进行夜间作战,德军借助探照灯使me-109冲击敌方的夜航轰炸机,并成立了夜战联队,但这种战术依旧过于原始,根本无法适应复杂的气象条件或作战环境。

与二战末期的纳粹德国一样,me-109最后的反抗收到的成效越来越可怜,盛极一时的“德意志之鹰”伴随着纳粹德国的衰落而消亡,三万余架me-109多在战争中消耗殆尽。随着战斗机的更新换代,me-109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世界头号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

埃里希哈特曼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歼击机飞行员,曾击落过352架敌机,可谓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哈特曼于1922年4月19日出生于德国魏斯扎赫城,自幼热爱飞行,14岁开始驾驶滑翔机,1939年加入德国空军。参战初期,哈特曼表现平平,甚至错误百出,险些丧命。但从1942年末开始,他突然开了窍,很快便取得了惊人战绩。1943年8月17日,哈特曼击落了个人的第80架敌机,10月29日击落了第150架,1944年7月1日击落了第250架,8月24日击落了第300架。

苏联曾悬赏1万卢布索取哈特曼的人头,然而毫无结果。哈特曼曾在自己的me-109机头上涂上一个好像黑郁金香花心的箭头,苏联飞行员称其为“南方黑色魔鬼”,一见到这个标志就望风而逃,竟使哈特曼一度没有对手,被迫与队友更换座机才能继续战斗,结果,任何登上特殊标识的飞行员都失去了接敌机会,最后,哈特曼只好将其擦掉。

哈特曼的战绩多在德国军事态势转劣的二战后期取得,战果中还包括数架问世于二战末期、性能上完胜me-109的美制p-51战斗机。能在如此险恶的空战中全身而退,充分显示了他在战场上的冷静沉着和个人技术的无与伦比。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那天,他击落了第352架敌机,之后被苏联判处25年徒刑。

1955年,西德总统在访问苏联期间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和一项一般协定,以此换回了哈特曼。而立之年的哈特曼重新回到了重建的西德空军,在奥尔登堡战斗机飞行学校担任副校长,成为第一支喷气式战斗机联队的指挥官,直至1970年9月退役。

1.6 “喷火”:不列颠的守护神

提到二战空战,规模最大的要数1940~1941年德国对英国发动的不列颠空战。纳粹德国出动了欧洲战场上的4000余架飞机,倚仗当时在各大战场上风头出尽的me-109,妄图一举摧毁英国防御体系。此役最终以德国惨败而告终,其中的头号英雄就是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唯一一种能与me-109抗衡的歼击机。

民间英雄的幸运诞生

二战之前的英国已经不再是称雄世界的“日不落帝国”,与遭到扼杀之后又顽强崛起的德国航空业相比,英国好像忘记了一战期间经历的“福克式灾难”和对德国空军的惧怕,对国防工业毫不重视,飞机制造方面日益凋敝,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机时速竟然不及300千米。对此,英国航空界的有识之士心急如焚,在没有政府要求和支持的情况下,以“民间”方式研究新型战机,超马林飞机制造公司和霍克飞机制造公司相继推出了“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

“喷火”式战斗机由超马林飞机制造公司的雷金纳德米切尔设计。米切尔是一代天才设计师,他于20世纪20年代初设计了超马林s5型水上单翼轻型机,时速达到500千米,几年后又发展了s6型飞机,时速超过640千米。“喷火”式战抖机就是以s6为基础进行开发而来,于1936年3月5日试飞成功,速度达到554千米/小时,爬升率达到762米/分钟,一步跃入世界最快战斗机行列,也终于得到了英国皇家空军的重视,英军于1938年9月开始配备“喷火”。

“喷火”基本型长9.1米,高3.5米,翼展11.2米。与me-109的简单粗犷不同,“喷火”的设计非常精致,在整个二战期间都属于一流战机。该机装有一台罗尔斯-罗依斯最新型pv-12大功率水冷活塞发动机,在当时是货真价实的名牌产品。机身为全金属结构,半纺锤形的机头和气泡形座舱不仅看上去优雅美观,而且减小了飞行时的正面阻力,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视野。其独特的椭圆平面形悬臂下单翼空气动力性能优良,里面可容纳枪炮、燃油和主起落架,虽然设计与制造费时费力,但大大提升了飞机的速度。

然而,此时的英国领导人正奉行消极的“绥靖主义”,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沆瀣一气,能在二战之前赶制出“喷火”实在是让人感到庆幸。战史学家亨利莫尔说:“说实在的,大不列颠之所以能拥有堪与me-109相匹敌的战斗机,完全归功于少数有远见的皇家空军军官和爱国人士的努力。”

初露锋芒

雪藏的“喷火”终于在1940年的敦刻尔克上空露出锋芒。

1940年5月,德国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轰炸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随即攻入法国,到了5月27日,近40万英、法、比联军挤在陆路已经被隔断的敦刻尔克港口地区。德国空军已经瞄准了敦刻尔克,遮天蔽日的机群在27日一天就投下了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为了挽救这些军队,英军动用了一切力量,包括唯一能与me-109抗衡的“喷火”战斗机。

与me-109相比,“喷火”在航程、装甲、俯冲时的供油等方面稍逊一筹,但在最大速度、火力强度、飞行机动性方面遥遥领先。口吐火蛇、身姿灵巧的“喷火”上翻下跳,从四面八方对德国的轰炸机及护航机群进行围追堵截。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们勇敢地与德机纠缠战斗,使德军领教了“喷火”的威力,有效拖延了德军的地面攻击,最终以100余架飞机的损失使20万英国士兵和13万法国士兵乘船逃离虎口。

猎杀“德意志之鹰”

1940年7月爆发的不列颠空战对英国来说可谓生死攸关。当时,英军仅剩700架歼击机和500架轰炸机。针对德国的大举来袭,英国再度投入了全部家当。当穿过英国雷达防空体系的德军飞行员发现身后的“喷火”时,无不感到惊恐万分。经过敦刻尔克空战的德国飞行员都知道,me-109在“喷火”面前很难占到什么便宜。速度和机动性都占有优势的“喷火”非常适于高速接近敌机实施打击,其航程不足的问题在本土作战中则无关紧要,而长途奔袭之后的me-109消耗了大量精力和油料,空中很难躲开灵巧的“喷火”,受伤之后虽不致坠毁,但难以回到几百千米以外的基地,处处都显得十分被动。

在1940年8月15日的英格兰空战中,英国约1000架战斗机与德国约2000架飞机展开空战,一举损毁了400余架德机;在8月24日开始的“千机大轰炸”行动中,德军又有380架飞机被击落;9月15日,300架“喷火”和一批“飓风”战斗机与德机空战,在20分钟内就摧毁了德国的轰炸机编队。德国的王牌飞行员赫尔穆特奥斯特曼中尉在不列颠空战后感叹:“‘喷火’式战斗机非常灵活,适合飞特技,翻筋斗、做横滚都很拿手,并能在做这些特技的同时进行射击。可把我们吓坏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飞机战损915架,28%为“喷火”;而德军则损失了约1733架,另有943架受伤。

不列颠一役使“喷火”威名远扬。如果没有空战的胜利,英国本土恐怕难逃纳粹德国的魔爪,二战进程也将改写。英国首相丘吉尔感慨道:“人类历史上从未有那么少的人拯救过那么多的人。”随着战争的深入,“喷火”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欧洲、亚洲、非洲等战场上,成为德国、日本战机的克星。英军飞行员还利用“喷火”开创了各种战术战法,与其他飞机组成空中编队相互掩护,协同攻击,不仅有力地摧毁了轴心国在制空权方面的优势,还大大改变了空战面貌。

“喷火”战斗机在二战中又经历了多次改进,在1947年英国本土生产线关闭之前,各型共计生产2.5万余架,被评价为“世界航空史上名机中的名机”,是活塞式战斗机的巅峰之作。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喷气式战斗机逐渐淘汰了活塞式战斗机,“喷火”淡出历史舞台。鉴于“喷火”的赫赫战功,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为其专设了一间陈列室,长期摆放一架机头高昂,准备随时冲天的“喷火”战斗机,每年的9月15日,“喷火”还要在伦敦上空进行庆祝不列颠空战胜利的飞行表演,可见英国人对“喷火”的感情之深。

1.7 苏维埃的拉式奇迹

拉式战斗机是由拉沃奇金、格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联合设计制造的一系列轻型战斗机,各型累计生产约2.3万架。在二战的硝烟中,它们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与德机展开了激烈对抗,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时俱进的拉式成员

在拉式家族中,第一位走上战场的成员是诞生于1940年的拉-3,是二战初期苏联最好的战斗机。由于当时苏联缺少铝材,拉-3为全木质结构,外形修长流畅,轻巧美观,自重仅有2.65吨,最大时速558千米,航程647千米,配有1门20毫米机炮、1挺12.7毫米机枪、2挺7.62毫米机枪。从性能到火力,拉-3都可以与德国的me-109相抗衡,因此战争一开始就被立刻派往战场,产量也迫于战争的压力不断提升,共有6528架出产,是1942年冬季大反攻的主力机种。

拉式战斗机的发展并不顺利,但其在二战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来源于它的与时俱进。拉-3问世不久,由于苏联水冷发动机数量有限,苏联最高统帅部就决定将其优先用于雅克式飞机,拉-3被迫停产,格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离开了设计团队。然而,拉沃奇金并没有气馁,而是采用可靠性更高的空气冷却式发动机,称为拉-5。

拉-5的功率增加了55%,最大时速增至650千米,机头装有2门斯伐克20毫米协调式机炮,每门携弹200发,6000米以下中、低空综合性能已超过当时德军主力机种me-109d2,也优于同时期欧美战机。1942年6~12月,首批1129架拉-5下线,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力挫德国的me-109、ju-87等战斗机,扭转了苏联一溃千里的局势。1943年,发动机性能和机身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的拉-5Φh问世,在1943年7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开战的5天内,就击落德机936架。二战期间,共有1万余架拉-5飞往战场,成为苏联的主力战机之一。

1943年,拉沃奇金还推出了时速高达680千米的拉-7。拉-7在武器方面升级为3门23毫米机炮,而且具有更优异的爬升性能,仅需4.5分钟就可以从地面飞到5000米高度。此外,拉-7的发动机在冬天无需热水就能启动,非常适应苏联的寒冬气候。飞机还能在未经碾压的土跑道上起飞,具有很强的战场适应性。拉-7共生产了近6000架,是苏联卫国战争后期的主力机型。

二战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拉沃奇金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又研制了全金属战斗机拉-9、远程战斗机拉-11、喷气式战斗机拉-15、后掠翼飞机拉-160等,但随着和平的到来,这些飞机的产量和影响力也大大降低。

同盟国空战王牌阔日杜布

二战时期的天空战机密布,无数王牌飞行员相继涌现,但要论反法西斯战线中表现最为卓越的飞行员,苏联的伊凡尼阔日杜布当之无愧。

阔日杜布于1920年6月8日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小山村,在肖斯特化学工艺学校学习时加入了当地的航空俱乐部学习飞行,1940年在苏联的备战浪潮中进入歼击机航校。虽然成绩优异,但一心向往战争的他却被留校任教,直到1943才进入战场。

满怀壮志的阔日杜布在第一次战斗中遭遇的却是下马威。1943年3月26日,他驾驶拉-5执行护航任务,与德军飞机遭遇。满腹经纶但缺乏战场经验的阔日杜布完全无法实施有效攻击,结果在6架me-109的围追堵截中狼狈逃回,座驾被炮火严重损毁而报废。但阔日杜布并未因此消沉,凭借着自己的丰富知识和技术储备,他很快适应了战场,并刻苦研习,不断创新战法,显示出过人的战斗能力,以至于德军一听到阔日杜布在天上的消息,就会军心大乱,仓皇逃窜。

有一次,阔日杜布驾驶拉-7飞到柏林,遇到了美军一架b-17轰炸机,当时为b-17护航的p-51“野马”将其误认为是德国飞机,对阔日杜布发起攻击。p-51是人类活塞式战斗机的顶级作品,性能远超拉-7,然而结果却是两架战机均被阔日杜布击落,一名飞行员被打死。虽然这是一次不幸的误击事件,但阔日杜布的战斗才华却显现得淋漓尽致。

在短短2年出头的空战岁月中,阔日杜布累计战斗出动330次,空中战斗120次,击落敌机62架,甚至包括苏联击落的唯一一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这一战绩不仅在同盟国中居于首位,而且他自己从未受过伤,堪称奇迹,被誉为“伟大卫国战争中诞生的巨星”。

1985年5月,阔日杜布被晋升为空军元帅。阔日杜布曾驾驶的一架拉-7机身被图上62颗银星,至今仍留在俄罗斯加加林空军学院供后人瞻仰。

天才设计师拉沃奇金

很难想象,创造拉式奇迹的天才设计师拉沃奇金却是一个业余航空爱好者出身。1918年,18岁的拉沃奇金参加了红军,1920年退役后,在莫斯科高等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开始参加航空俱乐部的业余活动,1929年进入航空工厂,开始协助飞机设计工作。长期以来,没有人关注到这位默默无闻的普通职员,直到1938年,拉沃奇金与格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利用业余时间根据国内外图纸研制了木制歼击机拉-1。1939年,该机试飞成功并投产,虽然评价一般,但拉沃奇金的才华却得到了认可。他升任为设计局局长,开始自主研发战斗机。

此后的拉式飞机使拉沃奇金的才能与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许多苏联王牌飞行员的赫赫战功都是来源于拉-5和拉-7,他们对拉沃奇金充满了敬意。后来成为苏联空军元帅的著名飞行员波克雷什金曾说道,拉式飞机虽然比雅克飞机大,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机动性和其他作战性能,在与各种梅塞施密特和福克式飞机作战时非常出色,在火力和特技飞行方面甚至有所超越。拉沃奇金还经常与波克雷什金等一线飞行员进行交流,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去,使拉式飞机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战斗力。

二战后,拉沃奇金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巡航导弹、冲压发动机、无人机的研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拉沃奇金本人于194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被评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一生获得了无数荣誉,1960年6月9日猝然离世。

1.8 东方昙花:日本零式战斗机

在太平洋战争的前两年,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可以说是令美军闻风丧胆的名字。它不可思议地具备了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性强、火力猛、航程远等诸多优点,是人类飞行史上首架性能超过陆基战斗机的舰载战斗机,被日本称为“东方战斗机的骄傲”。

日本歼击机之路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逐渐跻身于世界军事大国的行列,在歼击机方面也不甘落后。其中,作为老牌重型机械制造集团的三菱公司从1920年开始,就在英国的指导下研制飞机及发动机和飞机,是日本海军作战飞机的主要供应商。1935年6月,三菱公司研制出96式舰载战斗机和96式双发陆上攻击机。96式舰载战斗机在3200米高空时速达到480千米,成为当时速度最快的舰载战斗机,甚至在陆基战斗机方面也是名列前茅。96式战机很快被投入到对中国的作战中来,也使日本在飞机制造方面摆脱了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一跃成为航空大国。

然而,此时的战斗机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世界各国不断刷新着战斗机的各个参数。尤其是在入侵中国的战争中,空战并不如日本预想得那么顺利。虽然当时的中国空军既缺乏飞机、补给,又缺乏经验、训练,但中国飞行员的斗志和英勇毫不逊色于以顽强著称的日军,而且中国所用的美制鹰式2型、3型等战斗机在性能方面也与日军飞机不相上下。尤其是后来得到苏联制伊-15、伊-16以后,日军在原本差距悬殊的中国空军面前占到的便宜越来越少,甚至在1938年的武汉空战、成都空战中损失惨重。针对当时的战局和未来可能的更大范围作战,日本迫切需要一种高速度、高机动性、大航程的新型战斗机。

其实,从1937年,日本就提出了研制新机的要求,但因条件苛刻,只有三菱公司接受了招标。1938年,三菱公司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开始了新式战斗机的研制,主要设计师就是主持96式舰载战斗机研制工作的崛越二郎。2年后,新机试飞成功并被日本海军采用。由于1940年正好是日本皇纪2600年,因此,新机被称为零式战斗机。

独树一帜

零式战斗机小巧别致,长9.06米,高3.05米,翼展12米,在必要时也可以改装为水上飞机。该机是世界上首个采用全气泡座舱盖和可投弃式大型副油箱的战斗机,前者为空战中的飞行员提供了最佳视野,后者使战机可以在延伸航程的同时根据作战需要减轻载重而增加机动性(抛弃副油箱),因此,也被后来的战斗机所沿袭。此外,该机首次采用了全封闭可收放式起落架、电加热飞行服、20毫米航空机炮、恒速螺旋桨等技术,尤其是20毫米航空机炮的火力远胜于当时其他战机普遍使用的航空机枪,使零式战斗机在服役初期占尽火力优势。

由于该机研制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为长途奔袭中国内陆的轰炸机进行护航,因此,零式战斗机采用了多种方式减轻自重而增加航程。例如,该机的主桁梁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日本住友金属”,抗拉强度和抗疲劳强度都大大优于常用的硬铝材料,大大减小了截面尺寸和主桁梁重量;而且飞机在多个组件上钻孔来减轻自重,甚至在铆钉使用上都省了又省,不得不用的铆钉也由标准的3.5毫米减为3毫米。同时,三菱公司还破例采用了其竞争对手中岛公司的大推力发动机,使零式战斗机时速高达534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战斗机之一,而且航程可达到3000千米,可以从日本在武汉的空军基地往返全中国几乎所有战场,所有相当于同时期主要战机航程的2倍以上。

同时,这种轻巧的机体也赋予了零式战斗机极高的灵活性,垂直、平面机动性都高于同时代西方战机,1分钟内可爬升850~936米,爬升6000米仅需6分钟,而苏联的伊-16则需要15分钟。零式战斗机的转弯半径很小,使自己很容易咬住敌机而敌机很难从背后咬住自己。在空中格斗中,敌机经常被绕得晕头转向,感觉对方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加之其火力强大的20毫米航炮,在问世之初的太平洋战场上,零式战斗机几乎成了美军的噩梦,很多美国飞行员见到了这个画有红色圆圈的小飞机就放弃了归航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有了航母这种海上起落平台,但西方国家一直认为舰载战斗机受到跑道长度、存放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性能上不需要追求陆基战斗机的标准。而日本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新理念,认为舰载战斗机需要与陆基飞机大量交战,在水准上不能落后,因此,零式战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性能超过陆基战斗机的舰载战斗机。

战场兴衰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45架零式从中国台湾起飞,将空气调节阀开到最小,螺旋桨转速调到最低,以省油50%的高危险超低速飞行方式奔袭800千米,为53架轰炸机护航,袭击了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等驻菲美军目标。此时的战场还没有空中加油技术,美军完全无法相信没有航母作为依托的日本能从如此超远距离实施攻击,机场上整齐排列的战斗机被日军肆意轰炸。少数升空的战斗机突然发现,护航的日本零式战斗机完全未曾见过,看似轻小却威力惊人,在空中具有难以想象的灵活度和火力,结果,美军在一天内就损失了108架飞机,而日军仅损失了7架。

1942年2月19日,23架零式与50余架美军p-36、p-40型战斗机在婆罗洲上空激战,结果美军损失近半,而日军仅损失了3架。在一个月后的爪哇岛空战中,零式战斗机在近两周的时间内以40余架的损失击落了550架盟国飞机。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中,零式战斗机在为第一波轰炸机护航,以零损失击落了美军迎战的全部26架“野猫”战斗机。1942年9月中旬,一架由零式战斗机改制的水上侦察机从伊号25潜艇上起飞,两次飞临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布兰科角,投下4枚67千克燃烧弹,成为历史上外机对美国本土进行的唯一一次空袭,震撼了整个美国。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零式战斗机几乎都是从上千千米以上的距离起飞,为日军轰炸机护航,向美军驻扎的岛屿发起袭击。相比之下,前文提到的二战名机德国的me-109,航程仅400千米,飞到伦敦打个转就被迫返航,如果me-109有了更大的航程和英国飞机纠缠,不列颠空战的历史恐怕将要改写。

在侵华作战中,零式战斗机一投入战场就扭转了伊-15、伊-16带来的空中优势,开始肆虐在中国领空。1940年9月13日,13架零式战斗机护送36架轰炸机袭击重庆,中国空军派出34架伊-15、伊-16拦截,结果一场激战过后,中国空军13架飞机被击落,11架受损,10人牺牲,而日机无一损失。这是抗战以来中国空军最为惨重的损失。一位返航的飞行员含泪叹息“飞机差得太多了,根本还不了手”。1941年3月14日,日军在对成都的轰炸中又击落了8架中国飞机,8名中国飞行员牺牲……这种空中一边倒的状况直到1941年8月美国“飞虎队”和新式战斗机到来后才有所改观。据统计,零式战斗机在抗日期间共出动529架次,掩护过2600架次以上的攻击机或轰炸机对中国内地进行轰炸。

然而,零式战斗机的长处也就是它的短板。在过于追求长航程而减轻自重的同时,它的自我防护性能做出了重大牺牲。例如,盟军飞机虽显笨拙却很“皮实”,在空战中挨上几枪几炮都扛到飞行员跳伞,甚至有时被打得满身窟窿也能回家。而零式战斗机大量使用重量很轻的铝合金,机体很容易燃烧和解体,加上没有采用自封闭式油箱,一旦被枪击中就会空中爆炸,被盟军戏称为“空中打火机”。最可怕的是,这种快速爆炸使得飞行员没有时间逃离,导致日军损失了大量的飞行员。

这些弱点在1942年6月,美军得到一架完整零式战斗机后暴露无遗,加上美军f6f、p-47、p-51等更先进战机的问世,“零式”的优势也逐渐消失。从1942年末,日军在空战中开始连连失手,而且损失巨大,尚缺乏科技工业实力的日本却再无更新型号的出现,逐渐丧失了制空权。零式战斗机最后慢慢变成了臭名昭著的自杀式武器,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零式战斗机生产了超过1万架,是日本产量最高的军事飞机。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作为太平洋初期性能最优异的战斗机,该机无疑对战局起到了深远影响。而且该机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彻底摆脱了对西方的依赖,被公认为日本飞机设计的里程碑式产品和日本科技制造实力的重要体现。

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队

“神风”特攻队是二战后期日本发展的一种自杀式特别攻击队伍。1281年元朝忽必烈入侵日本的远洋舰队被一阵台风意外摧毁,日本认为这是天皇所赐神风,“神风”特攻队的名字由此而来。

1944年10月美军反攻菲律宾时,日本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发现日本第5基地航空队能仅有不到100架飞机能作战,因此决定使用零式战斗机装载250千克炸药对美国舰船实施俯冲撞击(其正常载弹量仅为60千克)。其实,自杀式撞击本不是新鲜事,各国都有英勇的飞行员在自己无法返航时选择玉石俱焚,但好端端的多架零式战斗机从天而降,令美军毫无准备,结果,10月22~25日的800架自杀飞机炸沉了2艘航母和3艘驱逐舰。

自此以后,日军变本加厉,在后面的硫磺岛、冲绳岛等战役中大量使用“神风”特攻队,武器也从零式战斗机扩展到“樱花”有人驾驶飞行炸弹“、回天”载人鱼雷“、彗星”俯冲轰炸机等。二战后期,日军总计出动4000余架次,损失飞机近1300架,炸沉美军34艘舰船。自杀式袭击深刻反映了日本的法西斯军国主义精神、穷途末路的绝望心态和落后的战术技术,已经遭到了各国的批判,与纳粹德国的集中营一样,成为二战时期最阴暗的角落之一。

1.9 p-38“闪电”:山本五十六的铡刀

在人类战斗机历史上,p-38是一种外形奇特的“双身怪物”,看上去像是两架并在一起的连体飞机,装有驾驶员的中央机身很短,两个长引擎分列左右,后方各有一个尾翼。该机装甲厚实,火力猛烈,战场生存力极强,与日本零式战斗机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是因为猎杀了山本五十六而名垂史册。

空中坦克

p-38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第一种军用飞机,绰号“闪电”。1937年,美国陆军航空队提出研制一种能在6100米高度以时速580千米飞行的截击机。豪尔赫博德和克莱伦斯约翰逊带领着洛克希德设计小组很快交出了设计方案。1939年1月27日,p-38成功首飞。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约翰逊说服了美国当局,将这款截击机改造成为当时战争更需要的攻击力更强的战斗机。改造后的p-38长11.5米,翼展15.9米,高3米,最大起飞重量近10吨,实用升限1.3万米,装有1门备弹150发的西斯潘诺20毫米机炮和4挺备弹各500发的12.7毫米机枪,并可携带火箭发射器或炸弹。

1942年,p-38投入实战,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后足迹遍布整个二战战场,但使用最为成功的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相比小巧而柔弱的日本零式战斗机,p-38明显具有更强的火力、更厚的装甲和更快的速度。该机的厚重和结实赋予其强大的战场生命力,其双尾撑结构能迅速吸收异常振动,油箱、尾翼等容易遭到打击的部位多有重叠,一般的炮弹和机枪难以造成致命毁伤。

1944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一架p-38与一架德国me-109相撞,结果,me-109失去机翼即刻坠毁,而p-38在失去了一侧的尾翼和螺旋桨后居然返回基地,并成功降落。在一次对日作战中,一架p-38遭受了日军密集的火力打击,身中100多处机枪和5处炮弹,一侧翼尖也被削去了近1米,竟也摇摇晃晃地飞了回来。坚固的p-38无疑是美国诸多王牌飞行员钟爱的座驾和日本飞行员的眼中钉。日本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说p-38是“最不愿意浪费炮弹的对手”。

狙杀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14日清晨,美国海军情报部截获了一份绝密电报:gf及属员将于4月18日上午8时由拉包尔出发,9时45分在巴莱尔机场降落。经过破译,gf身份被确定为美国人恨之入骨的山本五十六,他一手导演了珍珠港事件,令美国太平洋舰队险些全军覆没,早就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偶像和美国的肉中刺。得知此消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和罗斯福总统一致决定实施狙杀。在精心策划的猎杀行动中,p-38可以说是美国唯一能够胜任的机型。它航程较长,可达1800千米,而此次任务往返航程为1600千米;另外,该机火力强大,而且枪炮安装在机头位置,适于进行迎面战斗。

根据电报内容,山本座机为三菱1型轰炸机,由6架零式战斗机护送。为此,美国派出了18架p-38战斗机。为了隐蔽,机队以15米超低空贴海飞行700千米,通过了日本占领区,在规定时间抵达巴拉尔。一向以守时著称的山本果然准时出现,然而尾随其后的却是黑压压的上百架零式战斗机,敌我战机数量立刻发生了逆转。负责掩护的p-38立即爬高,将一群零式战机成功诱引过来,2架p-38成功甩掉副油箱,向山本座机冲去。此时的每一架p-38都受到数架零式战机的围追堵截,但两位驾驶p-38的“杀手”飞行员奋不顾身,死死咬住山本座机,终于将其在丛林上方击落。低空飞行的山本根本无法跳伞,当场毙命。

p-38在二战期间共生产了近1万架,直到后期p-51“野马”等战斗机出现后,才逐渐退出。2007年11月15日,人们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的沙石中间发现了一架完整的p-38战机。据考证,该机造于1941年,1942年9月27日由24岁的罗伯特埃利奥特少尉驾驶,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飞往欧洲西北部执行战斗任务,途中因燃料故障迫降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上。虽然当时埃利奥特成功脱险,但他于3个月后在战斗中牺牲,使得该机的去处无人知晓,在沙石中埋藏了65年之久。

p-38叛逃风云

在二战史上,马丁蒙蒂被认为是美国唯一一名叛逃的飞行员。

蒙蒂出生于美国一个极度虔诚的天主教家庭,深受种族主义、纳粹主义和极右翼煽动性言论的影响,后来因生计加入美国空军,期间又被反共反苏的宣传所感染,决定加入德国对苏作战。1944年10月13日,一架p-38刚刚完成检修,蒙蒂成功获得了试飞批准,驾机上天后立刻调转航向,最终降落在意大利米兰附近的荒野中。德军还不及做出反应,蒙蒂就高举双手走出飞机,被押解到审讯室。

经验丰富的德国空军主审官汉斯夏弗被蒙蒂搞得一头雾水,因为他与其他被俘美军飞行员迥然不同,既不反感美国,也缺少有价值的信息和文件,而且提出的要求是对苏联作战。对此个例,德军认为蒙蒂是一名间谍而非投诚者。于是马丁蒙蒂被关进了战俘营,二战后被美国接收。关于战俘营里的故事版本很多,有的说是蒙蒂一直是一名普通战俘,有的说蒙蒂被作为宣传工具在柏林宣读反动资料,也有的说蒙蒂加入了党卫队投降美国。而那架崭新的p-38也成为德国人的“宝贝”被仔细研究,等到美国人找到时,已经伤痕累累,直接被扔进了废品堆。

之后的故事更是充满了戏剧色彩。二战结束后,美国军事法庭居然没有发现蒙蒂的被俘实际上是叛逃未遂,于是在轻微处罚后恢复了其军籍,1948年以上士军衔退伍。不久,在当年主审蒙蒂的德国人夏弗后来也移居美国,配合了美军的一系列调查行动,蒙蒂当年的叛逃过程真相大白。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叛国、偷窃贵重军用物资拘禁了蒙蒂。按美国当时的法律足以判其死刑,但蒙蒂的辩护律师成功地利用其叛逃目的争取到减刑。最终,马丁蒙蒂被判处28年徒刑,1977年获释。

1.10 p-51“野马”:活塞战机的巅峰之作

二战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对战斗机来说,可谓更新换代极为迅速的时代。在战争的压迫下,先发者制人,后来者居上,一型胜过一型的飞机不断被推向战场,其中的巅峰之作莫过于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

意外之喜

相比众多名机,p-51的诞生颇具有戏剧性。前文提到,日渐衰败的英国在20世纪20~30年代疏于国防,在飞机制造业方面的消极怠慢与国际上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差距甚远。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以后,英国终于有了严重的危机感。幸好,英国民间的爱国人士们在政府觉醒之前研制出了“喷火”战斗机,可与德国的me-109战机相抗衡,但数量实在不够用。英国人不得不向美国求助,准备购进数百架柯蒂斯p-40战斗机。

然而,繁忙的柯蒂斯公司产量已经达到了瓶颈,美国的交货速度实在是赶不上欧洲战火的蔓延速度。急不可待的英国政府于1940年春派出一个飞机采购团直接跑到美国,找到北美飞机制造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金德伯格,希望能帮助赶制一部分p-40。北美飞机制造公司着实不是什么资深航空企业,可金德伯格却拒绝了英国的请求,因为他坚信,美国当时所有战斗机都不是德国me-109的对手,生产再多的p-40也是徒劳无功,而且他可以用比生产p-40更短的时间,研制出性能更好的新型战斗机。

金德伯格看似狂妄的断言其实有着深厚的资本。金德伯格不仅是优秀的商人,还曾做过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其团队中的埃德加舒默德还曾在德国梅赛施密特公司工作过。1938年初,金德伯格曾亲赴欧洲近距离调研当时各国的作战飞机。二战爆发后,他四处搜集各方作战报告,得到了上述结论,并有了初步想法。将信将疑的英国人很快便看到了新型战机的图纸。金德伯格承诺120天完工,而且他的团队果真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品质。1940年10月26日,轻型战斗机p-51试飞成功,兴奋的英国人将其命名为“野马”,一下子就定了321架。p-51于1941年开始交付,1942年开始正式执行作战任务。

豪气野马

p-51机头纤细,机身线条流畅简洁,有效减小了飞行阻力,其尺寸与德国的me-109、英国的“喷火”以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相似,但合理的气动布局使载油量增大了3倍,航程超过1000千米,因此非常适于为远程轰炸机进行护航,突破了长距离空袭安全性方面的瓶颈。该机首个型号a型最大时速627.5千米,升限9600米,爬升6000米仅需9.1分钟,两个机翼前缘装有4挺勃朗宁mg53-212.7毫米机枪,各备弹280~350发,并可携带数枚132~250千克炸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p-51不断升级,速度、爬升率、航程、武器装备等也有了大幅提升,超越了二战中所有战斗机。

其实,p-51的高空机动性比不上“喷火”,防御性不如p-47,但它很好地将这两个重要性能进行了折中,生产和维护成本又低于“喷火”和p-47,且盟军正值战略大反攻阶段,急需可执行高速远程护航的战斗机。p-51各型共计生产约1.5万架,在技术上和实战上都完全匹配了盟军的军事需求,被评为二战主力战斗机中最优秀机种之一,是盟军制空权的象征。p-51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最卓越的战斗机并不需要各个指标都超越群雄,而需要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最符合时局所需。

正如p-51的缔造者金德伯格所预期,p-51比美国所有其他战斗机都棒,结果,不仅英国人大喜过望,美国人自己也垂涎三尺。在最初为英国生产的150架中,美军居然扣掉了一大半,只将57架真正交付。后来,美国订购了越来越多的p-51,各个战斗机大队也相继换装了“野马”,以至于最初为英国人生产的p-51慢慢变成了美军的象征。

辉煌战绩

p-51的参战经历写满了胜利与辉煌。1942年8月19日,英军的两架“野马”潜入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境内,利用该机优异的超低空性能,在距地3米的距离对德军步兵狂扫。面对天上的攻击,地上的德军毫无还击之力。德方2架fw-190战斗机来攻击时,p-51又从超低空距离甩开敌机,并将对方打掉一架。1944年3月6日,美军上百架p-51与600架p-47在柏林大空袭中与德机激战,41架德机被p-51击落。接下来,p-51成为为轰炸机护航的主力飞机,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英苏间穿梭轰炸等重要战斗行动。德国虽然也在不断更新战斗机,但综合性能终究无法战胜“野马”,制空权完全被同盟国掌控。据统计,在欧洲战场上,p-51出动13873架次,投弹5668吨,击落敌机4950架,击毁了4131个地面目标,自己共损失2520架。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初期空战中风光无限,主要原因就是日本于1940年推出了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性强、火力猛、航程远的零式战斗机,使美军飞行员一见到零式战机就几乎放弃了归航,而p-51的到来彻底终结了“零式”的嚣张。p-51在零式战斗机引以为傲的各个参数上都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而且安全防御性能远远高于零式战斗机。日军飞行员屡战屡败的噩梦开始了。1945年1月11日,美军第71战术侦察机大队第82中队刚换装p-51,比尔肖莫中尉在空中遇到了由12架战斗机和1架轰炸机组成的日军机群。在悬殊的数量对比之下,肖莫先是利用爬高俯冲从上面打掉了4架战斗机,又钻到轰炸机下方从机腹将其击落,接着追赶2架试图逃跑的日机将其击落,仅用6分钟完成了0:6的战绩。在战争末期,p-51进驻硫磺岛,在袭击日本本土的行动中为轰炸机护航或实施直接突击,此时,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太平洋上空的p-51几乎完全是在进行“表演”。

p-51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战后仍继续服役,即使到了喷气式飞机时代,“野马”还活跃在部分战场上,在玻利维亚、多米尼加、危地马拉等国的空军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是生命力最为持久的活塞发动机战斗机。

1.11 me-262:坎坷的喷气式战斗机鼻祖

正是因为活跃在二战战场上的几乎都是活塞式飞机,人们经常认为喷气式飞机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产生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德国的me-262和英国的“流星”都是出现在二战战场上的喷气式战斗机,其中,me-262出现时间更早,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性喷气式战斗机,但它的诞生和发展充满了坎坷。

活塞式发动机与音障

当我们今天提起战斗机的时候,“超音速”、“喷气式”可能都是最常谈到的关键词,而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二战期间的名机最高速度都是600千米/小时左右,与现在所经常听到的超音速(高于1126千米/小时)相距甚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障”。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二战以前和二战期间研制的飞机大多使用活塞式发动机,利用汽油、柴油等燃料产生的热力推动活塞往复运动,用产生的压力驱动螺旋桨,但推进效率在飞行速度高时急剧下降,限制了飞机速度的提升,直到人们研发了喷气式发动机。喷气式飞机利用燃料产生的气流高速喷射产生动力,驱动飞机前进,大大提升了飞行速度,而这正是战斗机所梦寐以求的特质。此外,飞行速度接近声速时,机身、机翼、尾翼等部位会产生激波,使飞机阻力大幅提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障”。因此,空气动力学家和飞机设计师们研制出薄机翼、窄翼展、翼身融合等先进的飞机外形,终于将声音抛在飞机之后。

生不逢时

德国的喷气式飞机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德国以梅塞施密特公司和海因克尔公司为首的航空企业陷入了追求“高速”的竞赛漩涡之中,工程师们敏锐地发现了活塞发动机在速度上的“瓶颈”问题,开始研究喷气式推进模式。1939年8月27日,海因克尔公司研制的he-178完成首次飞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然而在此时,稍快一步的me-109已经成为纳粹德国的主力战机,而且1939年9月1日,he-178上天后的第5天,德国使用me-109成功发动了对波兰的闪击战。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军方进一步认可了me-109,竟愚昧地将he-178扼杀在了摇篮中,觉得不等he-178装备,战争就已经结束,he-178的研制就此终止。

虽然喷气式飞机遭到了军方否认,勤奋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就此放弃。梅塞施密特公司继续进行秘密研制,于1941年组装出兼有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的“双元动力”me-262。军方也终于听到了飞机专家们的声音,相信自己的敌人早晚也会造出这种飞机,同意继续研制该机。但在首次试飞中,me-262的两台喷气式发动机就双双停车,最后还是靠备份的活塞发动机逃过了机毁人亡的结局。这无疑给了me-262当头一棒。工程师们不得不更换发动机,调整机身结构。1942年7月18日,取消了活塞发动机的me-262终于飞上天空,并创造了800千米/小时的速度纪录。

可叹的是,此时的德国面对盟军越来越严峻的空中威胁,人力、物力、财力都捉襟见肘,在航空工业上已经不再像10年之前一样锐意进取、百花齐放了。当时很少有飞行员能够自如驾驭如此高速的新型飞机。在me-262第一次成功试飞时,试飞员也是冒险采用了非常规方法,才让飞机离开地面。1942年8月17日,军方派出的试飞员因操作不当在起飞时失事,这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斗机不仅没有被批准投产,而且失去了研制的优先权,再次被希特勒政府束之高阁。

灾难般的“新生”

时间转眼到了1943年5月22日,31岁的战斗机部队总监阿道夫加兰德在雷赫林试飞场亲自驾驶me-262试飞。他采用点刹的方式使飞机成功离地,被该机箭一般的速度、强劲的爬升能力和稳定的驾驶感觉所深深震撼。在加兰德的力荐之下,军方派出资深航空专家重新评估了me-262,各方终于认可了喷气式飞机才是未来战场的主宰,“弃儿”获得了新生。

1943年11月26日,希特勒在因斯特堡亲自观看me-262飞行表演,突然向身旁的梅塞施密特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它可以带炸弹吗?”梅塞施密特回答:“任何飞机都可以带炸弹。”于是,好战的希特勒立刻兴奋起来:“闪电式轰炸机终于诞生了!”

这貌似是对me-262的偏爱,实际上是me-262的另一大灾难。轰炸机需要更高的负载力和航程,这都不是新生的喷气式发动机所擅长的。虽然me-262的机体结构做出了改变,也无法满足挂弹高速俯冲的需要。更糟糕的是,飞行员的水平也无法驾驭这种“闪电型”轰炸机。在1944年8月初的对法轰炸中,9架me-262轰炸机在路上就因飞行员无法适应“全负载”飞行而损失了4架。因此,用me-262去轰炸,着实是希特勒一厢情愿的想法。

强弩之末

1944年4月,在盟军的大轰炸之下,加兰德再次推出me-262,声称“宁愿要1架me-262,也不要5架me-109”。军方终于默许了me-262战斗机的生产。幸好,梅塞施密特公司一直没有停止对me-262战斗机型的研制,很快便造出了新机。7月25日,me-262战斗机首次参战,在慕尼黑上空遇到一架正在拍照的英国蚊式螺旋桨侦察机。蚊式飞机开出663千米/小时的速度,本以为可以轻松摆脱,却一下子被me-262追了上来。英国人完全没有见过这种没有螺旋桨却速度惊人的怪物,赶忙转了几圈逃命去了。到了10月,me-262被用来拦截美军b-17轰炸机。日渐熟练的飞行员很快拓展了战果,一个月内就打下了22架敌机,自己包括事故在内损失27架。

me-262的威力终于得到了认可,产量也开始提高。1945年2月末,me-262一个大队在一周内就击落了45架重型轰炸机和15架战斗机。3月18日,me-262在柏林上空击落美军25架轰炸机和5架战斗机,而同时参战的活塞式战斗机却毫无战果。这些无疑深深震撼了同盟国。相比于箭一般的me-262,盟军的螺旋桨飞机仿佛在空中抛了锚,立刻陷入被屠宰的阴影当中。

然而,这一切都为时太晚了。强弩之末的德军一次又一次错过了发展me-262的黄金时期。长期秘密发展而临阵赶制的me-262只剩下了速度。此时的德国也没有时间来训练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即使驾起了me-262,也鲜有能力进行空中机动作战,其攻击力远远小于威慑力。此外,失去制空权的德国不得不领受美军针对喷气式飞机加工厂的大量轰炸机,成千上万吨的炸药如雨点般洗礼着厂房和基地,起飞跑道上落满了大小弹坑,近千架me-262没来得及上战场就在轰炸中化为灰烬……而这对于世界来说也许是件好事,战后不少人推论,如果me-262能早一年参战,二战后期的天空归属则成为未知数,二战的进程恐怕也将改写。

虽然me-262在二战中没有像众多活塞式飞机一样的辉煌战绩,但它是第一种实用型喷气式战斗机,称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不为过。作为喷气式飞机的第一只“小板凳”,me-262本身研制过程就充满波折,作战性能相当不成熟。二战结束后,德国由于战败而被迫关闭了梅塞施密特的飞机生产线。美苏两国则争先从德国抢夺专家、数据、零件甚至整机,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推出成熟的喷气式飞机。可以说,me-262用自己的悲剧换来了喷气式飞机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二战盟军的喷气式战斗机—“流星”

几乎紧随me-262的脚步,英国也推出了喷气式战斗机“流星”。

在整个二战期间,“流星”仅有几十架参战,而且没有击落敌机记录,因而产生的影响较小,但它却创造了一项为人称道的奇迹。1949年6月13日,德军开始使用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有翼飞航式v-1导弹参加空袭,英国则派出“流星”升空拦截。此时的“流星”飞行时速可达675千米,比v-1导弹快出51千米,因此完全可以追上v-1并展开攻击。采用“咬尾攻击”的方式,“流星”在整个夏天击落了十几枚v-1,直至v-1逐渐销声匿迹。勇敢的英军飞行员迪恩曾在炮击失败后直接追上导弹并等速伴飞,然后将自己的一侧机翼插入v-1翼下,猛然压杆,将v-1直接掀翻,上演了一出“空中摔跤”的好戏。

作为二战期间盟军使用的唯一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流星”也算是喷气机的元老,而且由于它是战胜国的作品,在战后自然受到追捧和青睐,生产线持续到1954年,共计生产3900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曾进口。

1.12 米格-15:朝鲜上空的利剑

1950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朝鲜半岛上空飞行的是清一色的美国f-80喷气式战斗机和p-51战斗机。经历过二战的美国飞行员驾驶着先进的战机,将制空权完全掌控,因为他们的对手朝鲜空军只有寥寥一百余架老旧螺旋桨飞机和几乎为零的空战经验。直到11月,美国人发现一种陌生的歼击机经常从f-80和p-51旁边高速掠过,将自己远远地落在后面,不久后,还打下了一架b-29轰炸机。这种令美军闻风丧胆的新式战机就是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作,时速超过1000千米的苏联制米格-15战斗机。

惊恐的美军赶忙调来最新的f-86喷气式战斗机来应对,从此朝鲜战场上空不再是美军的“独角戏”,数百架飞机的大厮杀时常上演。

苏联首架喷气式战斗机

正如上文所述,世界上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是德国于1942年研制成功的梅塞施密特me-262,但当时技术并不成熟,加上战事对德国日趋不利,该机并未得到广泛使用。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获得了德国的技术,争相展开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开发。1946年,苏联的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和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分别研制出雅克-15和米格-9喷气式战斗机。两机属于“过渡”机型,时速仅为800~900千米。之后,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利用各方已有成果,对米格-9进行改进完善,于1947年开发了米格-15战斗机。1948年,苏联完全实现了发动机国产化,米格-15进入量产,直至1954年停产,累计生产约16500架,是战后生产量最多的战斗机。

米格-15长10.1米,高3.7米,翼展10.1米,最大时速为1070千米,是世界上首批时速超1000千米的飞机之一,1.55万米的最高升限和50米/秒的爬升速度也超过了同时代其他机型。该机机身呈圆筒状,机头是一个大圆孔,也就是发动机的进气口,水平尾翼在垂直尾翼高处,成为米格-15的显著标志,被美国人称为“柴捆”。米格-15的火力非常凶猛,机翼下的挂架可携带火箭或炸弹,机头下方装有1门37毫米机炮和2门23毫米机炮,备有200发子弹。值得一提的是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装备37毫米机炮的战斗机,炮弹射速高,穿透力强,可打穿世界上所有飞机装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