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拿去放五场电影的量。
没别的原因,各地等于是拿几万块钱买一套拷贝回去,五毛钱到一块钱一张电影票,放他个几十上百场就赚翻了。
没有提成没有院线这一说。
就是各地影院自负盈亏。
好卖好看的电影,大家就合着买个拷贝回去疯狂反复放,甚至市里面放了县里放,县里放了镇上放,镇上放了还有流动影院乡村田头放!
大不了我放了又跟你交换拷贝。
一个县、一个省的电影院之间有很多这种交换的私下协议。
有时候一部拷贝,一天要在大城市的好几家影院周转。
但这一回,打头看到影片的经理们非常笃定,荆小强这电影绝对好卖!
而且早买拷贝,还有那价值几千块钱的宣传单。
就凭这也算是白赚的。
聪明的拿去匀着发放,每场电影先买票的一百位才有,这不就把五十场的热闹凑起来了。
92年这没有录像带盗版的年代,如果有好电影,还做了好推广的话,其实是最黄金的赚钱时光。
因为那该死的vcd就是从94年左右出来的。
荆小强也咬定不上录像带,他回到电视台一边和部队制片厂、文工团大佬们一起接受采访录节目,一边确认不像别人那样赶着立刻卖录像带版权。
胶转磁这一步,制片厂不做,这个年代就很难做到。
甚至连后世俗称的“枪版”,用摄像机对着电影院银幕翻拍,这会儿都没那么多摄像机。
家用掌中宝的画质实在是太差了。
更主要是没有那么多私人播放设备,去录像店看录像还不是要块把钱。
必须要等到vcd机普及,私人家家都有设备,盗版商能卖出成千上万的盗版赚钱,他们才有动力去改进盗版设备。
荆小强很清楚这个市场状况,既然爆了,那就怪不得我捂盘。
先拼命卖拷贝,等到这一阵风过了,起码半年以后再卖录像带版权。
这就是朝中有人的好处。
部队制片厂也想赚钱,哪怕一部拷贝要分给荆小强两万块,他们刨掉胶片成本也有赚。
部队资源你叫他动脑筋创作可能比较难,但重复做拷贝,那就太轻松了。
疯狂的做!
而且hk电影业那种偷偷把胶片拿出去盗版的事情。
有可能在部队制片厂发生吗?
且不说这里每个人都讲究政治可靠,真有,抓住了怕是要被枪毙的!
荆小强如果还是跟冯导合作,还是跟平京电影厂合作,绝对没这么好说话。
现在跟着春晚各位都在,顺便再给砖儿台提一下这部电影的正旋律可是爱国爱民族的各种无懈可击,这样的好作品要推广呀。
上个专题节目讲解一下吧!
部队制片厂有几盒拍摄花絮的胶片、录像带,跟着一起放放。
看看那些裹着军大衣在雪域高原拍摄的场面。
放到砖儿台的晚间新闻前后放放。
这广告效果!
第418章、开创时代的小强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砖儿台,也面临着很多后来互联网公司的最重大问题。
流量怎么变现。
在各省台没有上星的这几年,砖儿台可以说是全国唯一全覆盖的电视媒体,影响力可想而知。
但豫南商场那个老板那种剑走偏锋或者大局观强悍的毕竟是少数。
改开以后,各家品牌企业,可以花钱请荆小强这样的明星代言,也可以花钱请一队美女拿着产品牌子在展销会上博眼球。
可他们在广告投放上还比较吝啬。
创业初期要求的是立竿见影,还没到给全国消费者树立牌子叫得响的地步。
就好比蒋桂章到现在,也从没想过广告投放,反正有荆小强拿着衬衫的代言照片,过个塑,拿着到处去给百货公司推销。
足够了。
有投放都是局部,砖儿台还太贵。
要到了全国销售体系建立完整,终于有厂家发现老子在砖儿台打广告,那是一呼百应全国都能销售回馈。
要到94年,第一届广告标王,就是竞标联播新闻开始前最后的广告位,有企业三千万重金抢下,一年销售几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