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请把你们的镜头
漫长的一夜。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
楚阳一直坚守在主控楼,紧盯住220kv兴安线的一举一动。
当线路电压出现波动时,楚阳也跟着操作人员冲进雨里,开展进行设备的检查,就算自己不能做什么,但是也要让同志们知道自己的存在。
“楚主任,吃点粥。”凌晨五点,李站长不知道哪里让人打来了宵夜,是炒河粉和小米粥。
“让大家先吃,我不饿。”楚阳不想搞什么特权,这个时候,他们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自己也怕这些粥粉不够吃,他们干的是体力活,自己只不过是动动口子。
“楚主任,你吃吧,我们也在吃了,这些粥够吃的。”其他几个值班长和同志们看着年纪不大的楚主任,心里都很感慨,这个领导确实不一样,技术好水平高,也没有什么架子,而且可以跟他们同甘共苦。
“吃饱点,吃多点,明天台风过后,抢修复电才是硬仗啊。”楚阳继续招呼大家吃了起来,现在只是前菜,真正的挑战其实在后面。
“楚主任,你不吃我们都不好吃啊,你也吃一碗吧。”看着身边同志们疲惫的脸色浮现出满足的笑,楚阳也是有点感动。
可爱可亲的华姐给楚阳盛了一碗,楚阳也不再推迟,一口喝了下去,浑身舒畅,其实没有什么味道的小米粥,但是在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宛如燕窝。
吃饱了,继续奋斗。
虽然自己已经三十个小时没合眼,但是楚阳并不算很累。
在这个时刻,公司需要自己,同志们需要自己。
很久没有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了。
楚阳陶醉于一种自己很重要是一个伟大人物的感觉里面不能自拔,220kv兴安线的保卫战,让楚阳有了一种真正承担了一点什么的感觉。
这是自己第一觉得,工作竟然是一种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当初自己毕业时候,曾经的梦想,就是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说真的这种机会很少,也很他妈的奢侈。
所以今天,楚阳根本累累,甚至有点亢奋。
这就是奉献的快乐。
田总刚才也来了电话,让楚阳必须守住最后的防线,因为其他片区,已经沦陷,听说梁总那边还出了大事,至于是什么事,楚阳也不清楚,也懒得去管,也没时间去管,自己负责是南片区。
李站长多次让楚阳去休息,说这边有事再叫他。
但是楚阳不愿意。
自己不能也不想浪费了这次机会。
当然也不是什么立功表现的机会,自己就想多做一点,多付出一点,或许自己真的没那么重要,但是楚阳做这些事,不单单是为了表现,而是为了救赎。
是的,救赎自己日渐堕落的灵魂。
旁人确实很难理解楚主任为什么这么拼,一直跟他们这些小人在一起,华姐也一直跟着楚阳身边,看到这个年纪不大的男子不断奔走,稳重地发布号令,她有点惊讶楚阳的成熟。
她内心只有一句话:此子必成大器。
楚阳确实本身的器就很大。
一直到凌晨的六点,外面的风力明显减小了。
220kv兴安线在大家的努力下,奇迹一般地幸运地“存活”了下来,不过雨还在下,外面的世界依然灰蒙蒙,好像隔着一层面纱。
楚阳紧盯着新闻气象台,时刻关注台风的最新消息。
凌晨六点半,气象预报局和专家一致宣布布拉市地区的台风已经过去了了,全站里面的人才深深呼了一口气,卸下厚厚的紧张,露出了欣慰的笑。
早上七点,台风已经逐渐平息,公司已经解除了防风警报,但是依然还有超强的暴雨,而且根据消息报告,楚阳片区的电力设施,大部分都已经瘫痪。
暴雨,特大暴雨,其实这对于风里来雨里去的电力人来说,这都不算什么,复电抢修刻不容缓,昨夜抢修的同志们已经累倒了一批,楚阳强制要求让他们换岗,该休息的休息去。
然后再一次组织了一批人,继续投入抢险救灾。
李站长还有当地鹤岭供电所的伍所长都劝楚阳去休息一下,不要去了,让他们来指挥,但是楚阳吃了一个三明治的面包,披了一件雨衣,带了华姐继续赶到了抢险救灾的现场去。
他们拦不住,只要跟着了。
一路上,你可以看到路边的大树全都东歪西倒,庄稼地里的蔬菜,全都是倒伏,满地的碎石泥沙,河堤坍塌,线路折断,整个世界满目疮痍,大自然的力量,太可怕了。
到了第一个现场,雨依然很大,楚阳下车来,虽然穿着雨衣,但是雨水打在脸上都有点痛,连眼睛都有点睁不开,这边已有同事组织人员进行抢修,也有群众在不远处帮忙砍树,大家都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同志们看到楚阳到来,都起身喊了一声“楚主任好。”
楚阳摆摆手,心疼回答:“大家辛苦了,现在任务就是抢险复电,群众需要你们,我在这里提出几个要求,第一个,就是尽所有可能,恢复供电,第二个要求,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说硬来,第三个,就是你们有什么需要跟我说或者跟伍所长提,我一定给大家满足,有谁身体不舒服的,一定给我下来休息,可以吗。”
“好的,楚主任。”
“楚主任,你放心。”
领导来了,大家干活更有力量了,这就是领导的作用,楚阳知道这一点,大家都不是什么神人,都是有家有室的,楚阳知道自己的作用,所以拖着疲惫的娇躯来了。
楚阳简单说两句,大家继续抢修。
这个时候,公司宣传部门的几个小妹妹,扛着几台摄像机来了,对着楚阳就是咔咔咔一通照。
楚阳不知道为什么十分地反感,怒吼:“拍我干什么,请把你们该死的镜头对准那些为我们彻夜奋斗的同志们,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