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二进京二更三千字(1 / 2)

加入书签

梨树村驶进了一台大货车……

叶伯煊很有才,挖门盗洞(想尽一切办法的意思)地琢磨夏家人的出行问题。最后找到了他的好友,当初给他找江山又放哨的王红军。

大致意思就是:王红军啊,找台货车帮忙去趟梨树村接人,我这实在是走不开。

王红军领了伙计,请假安排,提早就出发了。手里捏着叶伯煊画的行车路线图,进了村儿……

叶伯煊安排完工作也需要去接人。接他自己的爷爷奶奶。所以在夏家人的接待问题,他分身乏术。打电话给夏天嘱咐了几句,他就开始准备了。

其他的叶家人由于手头都有工作,在婚礼前一天再陆陆续续地往京都赶。包括南方城市的小叔叶志华。据电话里说,他已经万事俱备只欠迈腿走了。

叶小叔顺便调侃了叶伯煊几句。问他明年用不用再回来一趟?他需要提前安排假期省点儿用。

叶伯煊愣神,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叶志华皮皮地笑了笑:“明年你生娃啊。我就长一辈儿啦!”

叶伯煊摸着鼻子吹牛皮:那个不好说啊,不好说。

……

“大爷,咱村儿里有个女兵叫夏天吧?那夏家在哪啊?您老给我指指路?”王红军下了货车,站在村口的大树边儿,跟附近的老头们打听,边问边递给一支烟卷。

“大爷”接过烟卷喊:“老大哥?夏家大哥?找你家的!”

夏老头正背着手从远处往这走呢:“谁找我?你找我?”然后眼神上下巡视一圈儿王红军。

“找你家夏天的,找你们夏家,就这小伙子。哎呀,这烟卷看着就不错,不错。”“大爷”很满意地介绍。

王红军又递给夏老头一根烟:“夏爷爷吧?我是叶伯煊的朋友。您看。我是开着大车来接你们去京都参加婚礼的。”

“哎呦,叶娃派来的啊?快家去、家去。”夏老头跟王红军热情打完了招呼,又转向大树旁,也没个说话目标,就是大嗓门地介绍:

“俺们家甜甜她对象的朋友。这不要去京都了嘛!你瞅瞅,让这小伙子来接俺们去京都,叶娃不放心。要不说人家能当团长呢。想事就是比咱们通透。”说完跟领导视察似的跟村民们摆摆手。

王红军憋不住闷笑了两声。也随着夏老头跟大家伙点了点头,很有礼貌地扶着夏老头上了货车。等他们走后,夏老头再次成为了村儿里的话题人物。

村儿里甲说道:“人老夏家就是兄弟打得冒烟儿了。也有福气啊。看见没?四个轮子的都快要让夏老头坐个遍了。”

乙接道:“闺女嫁得算不错了吧?孙女更牛气。”说完竖起大拇指。

村儿里丙不屑:“那也是外姓人,将来生娃不姓夏。能生出姓夏的,嘿嘿……咱村儿里人厚道,要不然去武装部走一圈儿。都能使使劲让夏家出个蹲大狱的。”

一个年龄跟夏老头差不多岁数的老头接道:“狗娃子,你嘴巴留点德行。你吃不上喝不上的时候。不是老村长照顾着,你能娶上媳妇?”

“我就说说,哎呀,真是羡慕不来啊。这不是都生闺女。我那闺女咋就只能地里刨食呢!老夏家除了嫁老李家那丫头,剩下的都嫁进了城啦!”

村儿里丁感慨了一句当代的流行口号:“要不都说嘛,嫁猪嫁狗都要嫁个城镇户口!”

其他几人都附和地点点头表示认同。有拆狗娃子台的、一个跟夏老头在年轻时就不对付的接话:

“狗娃子。夏家在县武装部可有一个亲姑爷在。你要告得去别地儿告,不过人夏家马上就有个当团长的女婿、孙女婿了。去哪都白搭!以后啊。咱村儿风向得向夏家看齐喽,咱啊,都得喊夏老头叫夏老爷子喽!”说完背着手走了。心里骂着,妈的,自己的运气咋就那么差劲……

想想新世纪百姓中的流行口号:为钱死、为钱死,为钱奋斗一辈子。很傻很天真、楼脆脆……

再看看这个年代里的“嫁猪嫁狗都要嫁个城镇户口”,可以想象的到,在当时能嫁进城里,是多少乡下女孩的梦想。

七十年代里,如此功利性极强的口号能够广为流传,也可见家庭成分多重要。正因为家庭成分的不可选择,在此时的贫困环境里,就更凸显出了物质的重要性。

这也就不难理解夏玲的选择了。她的现实主义不比夏天少,却要为了她认知的“明天会更好”,一头扎进吴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