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1 / 2)

开始那几个月都是京北市发来的, 直到后来……两个月前那封是从霍北省寄来的,半年前的是来自南云省, 还有去年从疆信省收到的那封信,信上还有一股淡淡的马粪味……

怪不得每次的地址都不一样,原来袁奕一直没在学校。

以为自己考上大学就能和袁奕重逢,如今却还是要天各一方。

不过,她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倒也不算是孤独,毕竟袁建国还在学校里呢。

叫了多年的袁叔,等几个月后开学,就要改口叫学长了。

不得不说,袁建国来上学这几年,可是给村里挣足了面子:

《杂交水稻亩产超800公斤!超1亿人口粮问题得到解决!》

《新型蔬菜化肥研发成功,病虫害发生率降低30%》

《大豆革命:科学方法有效提高大豆出油率》

每一次农业方面取得重大进步,都会占据报纸的头条版面,而下面的配图里绝对少不了袁建国的身影。

虽然他只是跟在陆必清身边的学生,可一点不妨碍杨远山拿着报纸跟别村的村民吹嘘。

“瞧瞧,我们村儿的大学生,可有出息哩!”

母亲赵翠花甚至还把相关的报道用剪刀剪下来,贴到了村长办公室的墙上。

袁建国这三年来取得的成就不小,是陆必清先生最看重的学生,听说陆必清先生下一个阶段的海水稻研究计划就要带着他。

从工学院跑到农学院,幸好杨丽腿脚够快,否则差点连袁建国也见不到了。

天天在地里晒着,袁建国的肤色黑了至少十个度,身材也变得瘦削。

他手里的那只行李箱三年没有换过,还是当年离开村子时用的那只,杨丽是靠着箱子认出了他。

“袁叔!”

隔着那一片麦田,杨丽用力地挥舞着双臂。

袁建国转过身,认出了那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丽丫头?你咋来这儿了?”

杨丽说明了来意后,看向了他手里的那只箱子,问:“叔,你这是要去哪?”

袁建国:“去川乌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

说来也巧,他临走时发现包里少带了些正在研究的麦种,这才来试验田摘了些麦穗带上。要是再晚那么几分钟,他就要踏上去火车站的公交车了。

知道杨丽也考上了青华大学,袁建国由衷地为她高兴。

“对了,趁着还没开学,你要是没地方去可以买张车票来川乌。”袁建国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纸笔,飞快地写下了一个地址。

接过那张纸条,杨丽疑惑地问道:“这是哪?”

袁建国:“马上要完工的水电站,袁奕在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