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河流域,虽然徐州陷落,但在商丘至阜阳一线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中国陆军的两个装甲师和一个奥匈“志愿装甲师”成为了防御时的中坚力量,在这进行的数场大战,使中日双方都意识到了装甲部队在进攻和防御中所起到的主导地位。中方在努力扩大包头和汉阳坦克厂的产量,并在张家口、西安和重庆新建了三家坦克厂。
由于产能不足,中国每月的坦克产量只有60辆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日本方面也好不到哪里去,陆军需要和海军争夺装甲钢的资源,而且日本的机械工业与欧美等世界强国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距,所以日本陆军的坦克生产比中国也强不了多少。
中国倒是在战争中越打越强,由于人力资源丰富,即使陆军规模达到了1000万,也不会对国内的生产造成大的影响,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拥有的最大优势。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中方目前已经稳定住了战局,实际上在1939年春季之后,中日之间除了广州意外失陷外,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会战。
日军无力再发动大的进攻,而中国则暂时也无力进行反击。整个的战事处于胶着状态。
随着在战争前后的紧急军备计划中新建和扩建的工厂陆续投产,中国的钢铁产量在1939年达到了350万吨,而预计在1940年能突破400万吨,这将会超越法国和意大利,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随着工业能力的不断强大,军队和国民对于战胜日本的信心也在逐渐增强。
在战争全面爆发后,虽然从德奥得到的物资援助断绝,但德奥两国对中国的技术上的援助并没有停止,在大批德奥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正在快速发展,在部分领域,实际上已经能够做到与德奥相当的水平,特别是在冶金和机械制造领域,正在快速接近着世界水平。
但中国海军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世界。
俗话说“百年海军”,这实际指的是一个国家造船工业发展需要很长的发展时间,一百年这话有些夸张,但建成一流的海军国家,造船工业最少需要有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时间。日本造船工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下,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终于跻身于世界上一流的造船国家,这才造就出了世界一流的海军。
实际上,日本海军的装备直到能够独立建造“金刚”级战列舰之前,一直落后于世界,他们一直在走“购买-仿造-提高”的道路,在此之前,日本海军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主力战舰性能都落后于整个时代,起到在欧战之后,这才逐渐赶上了世界的步伐。
“造船能力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能力,并不可能在一朝一昔之间就能成功,中国海军想要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还需要漫长的道路要走。”陈绍宽想道,不过如果能够得到德国人手里的青岛造船厂,将会使中国海军实现一次跨越式的发展。
他当然不愿意放弃。
“陈总长,大总统已经到会议室,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王崇文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