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里制定了一系列的‘准入标准’,为他搭筑了铜墙铁壁,隔绝外界流行文化的侵蚀。可这些‘标准’就像飓风下的雨伞,《let-it-go》一来,所有的抵抗就宣告溃散!
这周歌每天都要播上至少十次,唱上无数次。很多时候,你只会听到那个高音的‘go!’。
当然,我也试着阻挠过。但这是奥斯卡级别的洗脑神曲,是小孩子的听觉毒品。没错,就像毒品一样。孩子们根本停不下来~!
我调查过,八岁以下幼童的父母中,有98%表示自己快被这首歌逼疯了。我觉得《冰雪奇缘》的导演顾小凡,因为为自己亲自谱出这首的词曲,制造出对中年人而言最大的“噪音”道歉。
或许这真的不能怪他,但他就是个招人恨的家伙!
《letitgo》集合了顶尖配乐乐队,打造出一首让人们爱到发狂的单曲,你恨不得每分钟都播放。遇到这样的单曲,我们恨不得要吞下它,记住每句歌词、剖析它、分解它,最后残忍地抛弃它。它们通常是最热门的流行歌曲,牵动着所有人的情绪。蕾哈娜的《umbrella》(伞)就是最好的例子。
2007年暑假这首‘雨后湿哒哒’的单曲被一遍遍循环,到了今天,要不是想洗洗耳垢你绝对不会再听。
当一首歌完美地囊括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它便能取得独立于电影和音乐人之外的成功。像葛洛莉娅·盖娜的《i-will-survive》,就是“郁闷症侯群”的“指定主题曲”。
但问题是,任何一个时刻都有郁闷的人存在,于是卡拉ok里不停回荡着这周歌。他们一边唱一边喊:‘肖恩,这首歌应该你来唱,你个混蛋!’
还有雪警合唱团的抒情摇滚大作《chasingcars》。这首歌恰如其分地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只想要一个拥抱和歇息的机会。这首歌后来留给电台节目制作人两个术语——开始的‘高速旋转’和最后的‘销声匿迹’(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希望能不断听到这首歌,直到再也不去听。)
《letitgo》能对孩子有这样的吸引力,原因实在令人费解!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现时所有的歌曲都在‘播放致死’的轨迹上发展?
这是一首歌唱青少年多愁善感的歌,为何却会受到小孩子们的欢迎!?
这或许表明孩子们的确早熟了,开始情绪化的年纪也提前了。在我的记忆里,学龄前儿童这么热烈地传唱他们的‘主题曲’还是头一回。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堂美好的流行乐入门课。在这里,你可以在周一爱上一首歌,周二花上一整天时间单曲循环,周三就把它置于脑后。
孩子们,欢迎来到音乐的世界,你既是音乐事业的创造者,也会是它的破坏者!
最后,顾小凡先生,我严正呼吁你进行公开道歉!否则年轻的父母们,会为了今天遭受的痛苦,发誓不在去看你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