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 神秘帛书(1 / 2)

加入书签

李墨白现在脑袋里完全就是一团浆糊,不过精神却是无比的清明,接过山鹰递过来的帛书后,虽然啥也没有看明白,却是大声吩咐道,“赶紧保护起来,再找找还有没有类似的东西,要快!”

声音中透着紧张的味道,这是李墨白进了石室后第一次感觉到紧张,手头的这张帛书上的文字与图案虽然一点也看不懂,但是李墨白知道或许秘密就能从中揭开,这上面的文字可是和那些典籍上的文字完全不同,是李墨白从来没有见过的象形字。

看到这张帛书,李墨白第一反应是就是和1942年发现的楚帛书一样神秘,楚帛书是被一伙盗墓贼发现于长沙东郊子弹库的一座楚墓,当时的盗墓贼发现不少青铜器和玉器,那份帛书并没有引起盗墓贼的注意,只是被当做一个搭头送出,后来被古董商蔡季襄发现后,一番竞争后高价买了回来,但是由于出土的时候没有及时保护,以至于很多的文字完全看不清楚,于是该蔡季襄到上海准备为帛书拍摄红外线照片,结果被美国间谍柯克斯以拍照为名骗走,并且以无赖的手段吞没。

于是这份帛书便流落美国,后来被赛克勒收藏,尼克松当年曾经愿意出价3000万美元收购,但是赛克勒并未同意,晚年的赛克勒虽想捐赠给北大的赛克勒考古美术博物馆,但该馆刚刚奠基,赛克勒却已经死掉了,所以这份帛书一直流落美国。至今研究这份帛书的专著已经超过130本,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解开帛书中的秘密,最常见的解释就是楚帛书中12个神像分别带代表了一年的12个月与四季。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说洋鬼子没文化,当年柯克斯将这份帛书骗走,美国没有一个博物馆愿意接受,因为不认识,中国不知道有多少珍贵的文物因为这个原因而在国外毁损,还有更多得珍贵文物也因为这个原因而永不见天曰,在博物馆的库房中腐蚀糜烂。

也正是因为楚帛书,李墨白才显得有些紧张,自己手上这份帛书可是比楚帛书还要夸张,其上的神秘图案不是一圈,而是4圈,数量更是远超楚帛书,上面的文字也远超楚帛书上的文字,而且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是远超楚帛书,而且是中国最正统的钟鼎文,整份帛书的块头也比楚帛书的大,而且完整度更非残破的楚帛书堪比。如果说楚帛书是国宝级的文物,那么自己手头这份帛书就是国宝中的国宝,可能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帛书,珍贵程度更是令人不可想象。

事实上这个石室中的每一件宝贝都是国宝中的国宝,以李墨白的眼光和知识,都没有办法判断这间石室的来历,足见这间石室藏有惊天大秘密,不过这些秘密也有可能会永远地成为秘密,古人很多事物现代人是根本没有办法解释其中的缘由。

山鹰听到李墨白的吩咐便道,“一共发现五张帛书,都已经用做过防护。”

“什么,一共五张?”李墨白彻底惊呆了,居然还有四张,这太惊人了,有时候几寸大小的帛书残片都能发现古人无上的智慧,何况是完整的五张,李墨白已经完全没有平时的淡定,两眼直直地看着山鹰说道,“在哪里?赶紧给我看看。”

山鹰赶紧将另外四幅帛书给李墨白取了过来递给了李墨白,李墨白伸手小心地接了过来,如同捧着至宝一般,小心翼翼地看了起来。

这几幅帛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图文并茂,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的水准都相当高。李墨白感觉自己的手都在微微发抖,这些文字基本上都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却是模模糊糊一知半解晦涩难懂,帛书上神像更是罕见而神秘,从来不曾见过,但是李墨白很清楚,这五幅帛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至少在李墨白眼中是这间石室中最最珍贵的至宝。

看了一阵之后,李墨白基本判断几幅帛书应该是西周时代的东西,可是西周在关中平原,距离这儿可是山高路远,这些东西又是如何来到这儿,并放置在石室之中?

想到这里,李墨白又走向了摆放典籍之处,这些典籍刚才自己担心毁损便让山鹰等人先行保护,这时候李墨白准备去看看,说不定找出这个石室中的秘密,“山鹰,这些典籍都处理完了没有?”

“已经处理好了,也全部都给拍照了,一个字都没有漏下。”山鹰立即回答道,李墨白向来要求山鹰处理典籍的时候都是要拍照,只有将最重要的文字留下来才是关键,就算来不及处理,这些典籍风化掉了,文字内容至少留存了下来。

“好,抓紧时间仔细搜索一遍,如果发现帛书之类第一时间拍照保护。”李墨白又吩咐了一句,便开始翻看这些典籍。

这些典籍中有甲骨文片,还有大量的竹简,这时候李墨白看到其中有数本纸质典籍,心中不由疑惑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纸张是东汉蔡伦发明的,而且在当时很不值钱,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伸手拿起一本纸质的典籍,李墨白赫然发现这完全不是东汉以后的纸张特点,因为这些纸张一点也不似早期的纸张那般粗糙,看上去倒是有点类似于硬纸板的感觉,而上面的文字同样是钟鼎文。这下子李墨白的吃惊不亚于刚才这几幅帛书,这可是打破了历史的常规,难不成在东汉之前就有古人已经发现了纸张,只是因为无法和帛书抗衡而没有流传?

再看上面的文字记录,李墨白同样看的似懂非懂,不过大致明白了这是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研究,还有更多是关于卜筮方面的记载,不过李墨白对于这方面并没有研究过,却是看的不明所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