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诱(2 / 2)

加入书签

邪正盛衰之源,未必不始于此。”

然后总结了真宗和仁宗重视台谏,因而朝中纲纪整肃,忠良得用。

因此真宗朝虽然有丁谓“乘间将窃国命”,“而风俗已成,无与同恶,谋未及发,旋即流放”。

仁宗朝的执政大臣“畏忌人言,不敢妄作,一有不善,言者即至”,“故虽人主宽厚,而朝廷之间无大过失”。

之后说到神宗驱逐台谏,“由是风俗大败”。

最后总结:“臣愿陛下永惟邪正盛衰之渐,始于台谏,修其官则听其言,言有不当,随事行遣。使风俗一定,忠言日至,则太平之治,可立而待也。”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应该说苏辙这篇奏章是他上任右司谏的“工作指南”,水平比一般台谏官高明就高明在——“言有不当,随事行遣”。

不再以风闻为理由免责,表示谏议官也应该承担政治后果,在苏油看来是一种进步。

但是高滔滔为了“虚怀纳谏”的政治名声,对苏辙的文章予以了赞赏,依旧留中了。

三月,甲戌,御迩英阁。

苏油对赵煦恭贺:“听闻陛下昨日见到蝼蚁搬家,辄违而过之,且敕左右勿践履。”

“此亦仁术也,臣估计不久就会感动上苍,降下霖雨。”

蚂蚁上树会下雨,其实都是民间经验,但是苏油一直在找机会给赵煦立旗子,立刻逮到了话题。

殿中众臣都看向赵煦,高滔滔问道:“陛下,可有此事?”

赵煦面无表情:“有的。”

侍读韩维高兴坏了,说道:“陛下仁孝发于天性,愿陛下推此心以及百姓,则天下幸甚。”

高滔滔也给赵煦点赞:“的确,心性难得,也是众侍读侍讲护佑之功。”

几位大臣连称不敢。

然而传言很快,赵煦爱惜蝼蚁的事迹,当晚就在汴京城传扬了开来。

丙子,大雨,大宋北部和辽国南部的旱情终于解除。

赵煦还是小孩子,但是小孩子因为仁慈的行为感动上苍普降甘霖,让大宋子民觉得更加可贵。

咱们官家小是小了点,但是真是个好皇帝苗子,未来不会比仁宗神宗差。

这件事情是赵煦做的,但是也只是他一时的行为,这娃被石薇带着在东明猎杀可爱的麂子山羊的时候,一样兴奋得很。

但是苏油看到了这件小事的利用价值。

赵煦是个敏感而且隐忍的孩子,他不说,不等于他不懂。

朱德妃被高滔滔训斥的事传到赵煦那里,都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苏油通过这件事情,给了赵煦一些鼓励和温暖。

之后劝说赵煦的话语,才让这孩子听得进去。

在去理工学院的路上,苏油对赵煦说道:“陛下,制度就是制度,而且礼敬和关爱,其实不一定会表现在溺爱的行为上。”

赵煦问道:“司徒此言何意?”

苏油说道:“臣年幼的时候在眉山胡乱作为,还跑到了大理,中间也遇到了凶险。”

“光献太后听闻之后,命官府约束我读书,当时知县是张公的公子,便将我送去成都归由张公管束,后来才有了臣的一番际遇。”

“龙山长、张公、赵公,对我的约束那叫一个苛刻,你知道吗?当时龙山长要我一年通七经!张赵二公还要我观政!”

“那个时候我才刚刚和陛下一般的年纪,我也想去青羊肆、浣花溪游玩啊,可到现在我都不记得那两处繁华是什么模样,在成都的几年,基本上就是读书、写文章、论事、让二公指点批评,然后又是第二天的重复。”

“太皇太后越是对亲近的人,越是严厉,你看她对高功绘的处罚,直接去了日本宋城,不可谓不重。”

“韩绛迎德妃,的确是逾礼了,且事涉陛下生母,故而太皇太后斥责得有些严厉。”

“但是斥责的本意,并不是针对德妃本人,而是针对那些想要利用德妃的人,这点想必太皇太后不会明说,但请陛下要意识到。”

“因此陛下不用不开心,斥责了,就说明这件事情就过去了,臣最担心的,还是那些挑唆之人。”

“小人最善于伺机弄权,必然有人会以此为契机,挑弄陛下和太皇太后的关系,然后以作进身之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