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 / 2)
一路上,日本战俘们默默不语,沿途不断有中国老百姓冲上来象要殴打他们。不过都被押运的国防军士兵驱赶走了,家园被毁的老百姓无奈之下,只能抓起地上的泥巴和石头扔向日本战俘。对于这,国防军士兵倒是睁一眼闭一眼,装作没看见。中外各路记者也是围绕着这支长长的战俘队伍打转,拍照的、问俘虏感想的、甚至有大声咒骂和挖苦的。
与此同时,北京的天也是刚刚微亮,东交民巷使馆区也是静悄悄的。站在英国使馆门口站岗的哨兵也微微有了倦意,心里盼着自己的同伴赶紧来换岗。
轰轰轰
一阵巨大的噪音弄得迷迷糊糊的哨兵一激灵,他下意识地端起那支恩菲尔德步枪向远处望去。之间一个巨大的铁家伙正缓缓地从远处的街口通过,那让人心烦意乱的噪音就是它发出来的。
“拖拉机上架大炮?”哨兵是曼彻斯特人,以前在乡下也见过拖拉机,看到远处那个怪模怪样的大家伙,不禁喃喃自语
巨大的噪声把还在熟睡的朱尔典也吵醒了,他穿着睡衣,大声叫道:“乔伊,去看看怎么回事?该死的,我是来到铁路工地了吗?”
“先生!”男仆乔伊站在卧室的门外,大声说道:“不必紧张。您忘了吗?中国外交向您发出过邀请函,请您参加他们的阅兵仪式。时间就是今天。阅兵部队在抵达正阳门之后,将在这里休整半个小时,然后才会继续前进,所以,我们还有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足够穿好衣服并安排交通工具,您甚至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您要牛排还是煎鸡蛋?”
朱尔典哐当一声推开大门,头发凌乱地看着乔伊,“你看我的样子,象是胃口很好吗?”朱尔典用小手指轻轻掏了掏耳朵,显然,那发动机轰鸣声让他的耳朵遭了大罪。“我要问你的是,这让人快发疯的噪音是怎么回事?”
乔伊说道:“哨兵说不远处有一辆拖拉机,上面架着大炮,那噪音可能是发动机的声响。”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响起,乔伊赶紧去接,嗯了几声之后把听筒举在手里,对朱尔典说道:“先生,是徐总统的电话,他向您问好,并邀请你参观他们的新式战车。”
朱尔典接过听筒,“总统先生,虽然我很有兴趣参观你们的新式战车,但是您也应该知道,睡眠是很重要的。”
徐天宝在电话那头笑道:“对不起,公使先生,我只是有些迫不及待。”
朱尔典无奈地耸了耸肩膀,说道:“好吧,好吧,希望您能给我惊喜~”
天刚刚蒙蒙亮,各国驻华公使馆的武官们就已经赶去宣武门那边了,各国驻华公使也纷纷起了个大早,准备赶去总统府,准备与中国的总统先生一起观看阅兵部队的通场式。朱尔典说到做到,换好礼服之后,直接登上那辆外交马车,连早餐也没有吃。
半路上,朱尔典遇到了俄国驻华公使库朋斯齐和法国公使康迪,康迪和库朋斯齐要求和朱尔典同车。朱尔典答应了他的要求。一上车,库朋斯齐就说道:“您早上见到那巨大的铁甲战车了吗?太让人震惊了。”
朱尔典苦笑道:“没有,但是那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让我印象深刻。另外,对于你的震惊我完全可以理解,实际上,恐怕全世界的人也像您一样惊讶。在几天以前,他们并不完全相信中国陆军可以击败日本陆军,但是现在。许多人都改变了他们对中国陆军的不正确看法。”
说到这里,朱尔典顿了顿,点燃了一根雪茄,然后向车窗外望去,现在,马车已经驶出了东交民巷使馆区,正沿着正阳门大街向中华门前进。沿途可以看见许多正在执行军事管制任务的中国军警。宽阔的街道上几乎看不见任何车辆,只有这几辆打着外交徽记的外交马车在走动。
法国公使康迪说道:“我有一个非常大胆而骇人的假设,如果中国人是从德国人那里学到了潜艇和飞机技术的话,那么装甲车制造技术极有可能也是从德国人那里学来了。如果是这样,我有理由担心,欧洲战场局势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巨大的转折,德国陆军装备着这种大型装甲车的话,我想,法国陆军或许很难抵挡住德国陆军的凶猛攻势,法国陆军很可能会付出惨重伤亡,而英国远征军或许也会面对相同的危险局面。同样的,如果这样的武器出现在东线,我觉得俄国人也不可能靠人肉挡住它的脚步。”
朱尔典笑笑,说道:“公使先生,眼下我很难赞同您的看法。实际上,在我看来,您的看法过于悲观了。根据英国军事部门的相关情报,德国陆军并没有装备类似的履带式作战车辆,或许德国陆军装备有一些装甲汽车。而且中国和日本交战时,也仅仅出现了少数这种装甲车。据说它一动缓慢,噪音大的吓人,而且仅仅是在一辆拖拉机的基础上焊接了一门小口步兵炮而已。”
康迪说道:“没错,以工业能力而言,协约国随时可以用工业化速度大量生产制造这些装甲作战车辆,而且从产量和质量上讲,完全可以将中国的装甲车比下去。可是你考虑过没有?工业基础薄弱的俄罗斯怎么办?依靠俄国目前的工业能力,连步枪和子弹都需要从中国进口。”
朱尔典听到“进口”这个词就头疼,这期间,大批廉价的中国商品涌入了英国,那些保守的政客们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英国需要向美国支付大笔财富购买战略物资,其他方面只能寻找廉价替代品。
正说话间,三人感到车厢一阵颠簸,随即就听到车夫用英语大骂:“该死的德国佬!”
朱尔典拉开车厢窗户一看,只见一辆挂着德国国旗的马车飞驰而去。
康迪看了看火急火燎的德国马车,自嘲道:“好吧,推翻我刚才的假设,也许不是中国人从德国佬那里学到的技术,而是德国佬从中国人这里得到了灵感。”
354武器展销会2
天安门城头上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了,少数几个空位在那摩肩接踵之中一点也不显眼,由于距离正式阅兵时间还有十多分钟,检阅台上上下下的宾客们仍在抓紧时间交谈着,而那些站在检阅台两边的军乐队则利用这通场式之前的最后时间检查手里的乐器,并在指挥的协调下调试音高,至于那些架在检阅台上头的摄影机也已做好了拍摄的准备,一些军官和身穿便衣的煞神特种部队队员仍在检阅台附近晃悠。
在距离天安门不远处的那些建筑的楼顶上,都潜伏着一些煞神特种部队的士兵,他们手里的狙击步枪随时可以瞄准任何视线内的目标,他们与其他的士兵一起,共同保障检阅台上上下下的政府官员们的安全。
对于这次阅兵仪式,一开始在高层内部是有争议的。不少人认为此次阅兵式应该越简单越好,越寒酸越好,最好不引起列强的警惧,而另一方面,俏俏的发展军事力量。徐天宝立刻否定了这种想法。他认为越是在这种时候,中国就越是应该展示自己的军事力量先进性的一面。列强向来只愿意与强者交朋友,而不屑于弱者为伍。中国只有努力地秀出自己的肌肉,列强才会觉得中国有扶植和利用的价值。
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而且,通过这次中日冲突,中国能够自产飞机、装甲车、自走炮、军舰、潜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徐天宝就是要通过这次阅兵让各国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国防军已经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上午十时十分,阅兵式拉开帷幕。徐天宝等一干高层要员与各国公使端坐主席台,参谋长杨宇霆骑着高头大马,通过金水桥,来到天安门前。他先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报告:“报告大总统,阅兵式准备完毕,请指示。”
“开始!”徐天宝回礼后,宣布大阅兵开始
走在阅兵队列最前面的是三军仪仗队,由仪仗队官兵扛着中国五色国旗和代表海陆空三军的军旗缓缓通过天安门。紧随其后的是军乐队,他们吹着嘹亮的国防军军歌,踩着鼓点,通过天门主席台;随后是陆军士官方队,他们全部由士官学校在校生组成;第四队步兵方队,他们由各师抽调选拔出来的优秀士兵组成;在其后的第五方队是炮兵部队,他们由炮兵、驮马和卡车组成,驮马牵引着小口径的75毫米火炮,卡车则牵引115毫米到155毫米的大口径火炮;接下来第六、第七方阵都是海军方队,第六方队有海军学校在校生组成。第七方阵则由现役海军军官和士兵组成;第九、第十方阵是空军方阵,和海军一样,由飞行学校的学生和现役空军飞行员组成。第十一方阵则是由军中警察之称的宪兵部队,宪兵同样穿着黑色的制服,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把他们和警察区别开来,警察是戴大盖帽,而宪兵戴着国防军钢盔;第十三方阵是警察方阵,他们身穿黑色的警服,手持锃亮的警棍,精神抖擞地通过主席台,他们是维持社会治安的基础力量。
第十四方阵比较特别,是由一帮十五六岁的学生组成。徐天宝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后,各省便从小学开始设立了军训制度,在学生中成立童子军,定期集训,以培养学生良好地纪律和军事意识。国防军的士兵复员后,有些到小学担任了体育老师,负责孩子们的活动课,同时也兼任童子军的教官。童子军并没有多少军事操练,无非是列队、走路等基本军人仪表教育一下。他们的步伐队形虽然还欠火候,但是一张张面孔却显得那么认真和刚强。
梁启超不禁叹道:“少年强则国强,这些都是未来中华民族的栋梁。”
之前通过主席台的方队都让各国公使和武官们觉得索然无味,正在他们意兴阑珊的时候,终于从远处传来了巨大的嗡嗡声。洋人们迅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有的人甚至拿出望远镜远距离观望。
他们没看到期望已久的中国装甲车部队,只听到轰鸣声从头顶掠过。他们不禁抬头看天,只见四大四小八架飞机从天安门城楼上方的空中掠过。
在这之后,阅兵式就宣告结束,接下来是歌舞表演。徐天宝走到朱尔典身边,笑问道:“公使先生,感想如何?”
朱尔典淡淡答道:“中规中矩,不过如此,没有丝毫的意外和惊喜。”
徐天宝奸笑道:“看来公使先生对此并不满意,那好吧,那就为您单独破例一次。我亲自带您去参观一下我的装甲车部队。”
一旁的库朋斯齐和康迪一听有装甲车可以参观,立刻也凑了过来,“总统先生,我们对装甲车也很感兴趣。”
徐天宝莞尔一笑,说道:“那就一起来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