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大草原为载体的草原‘丝绸之路’可已经存在了二百年。对中亚各国影响深远。
然而数十年转眼过去,东喀喇汗国近来承受的来自塞尔柱人的压力愈发巨大,葛逻禄人近乎于独立,大汗与副汗之间隔阂深重,东喀喇汗国的实力降至了建国以来的谷地,偏偏辽国已经破灭,眨眼间西夏也成为了过去式,可不就叫东喀喇汗国再次盯上了赵宋么。
因为在西域的历史上,千年的时光中,它们已经被强盛中的中原王朝纳为己有了好多次,李唐时候,唐军更杀入了中亚河中地区,与强盛的大食帝国争雄于怛逻斯。
人至暮年的阿赫马德·阿尔斯兰汗,并不认为比之东喀喇更加衰弱的高昌回鹘能够抵挡的住赵宋的兵锋和伸来的触角。
虽然他觉得自己去勾搭赵宋,很是有点引狼入室的感觉,可他已经要死了,面对着塞尔柱人挥来的利刃,面对着汗国北部该死的葛逻禄人,还有更北方在背后隐隐支持者葛逻禄人的东克普恰克人,就是饮鸩止渴,他也认了。
所以,西喀喇汗国的使臣来了。前来中原的他们代表的并不是自己的意志,而是背后的塞尔柱帝国。加之凑热闹的东克普恰克人,或者说是东克普恰克汗国。
这个诸多部族联合起来的政治势力,随着克普恰克人的分裂衰败,已经不能对南方的各国各民族制造重大的威胁了。属于克普恰克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他们现在就是一个松散的部族大联盟,与里海西侧的‘兄弟’——西克普恰克联盟,占据着广袤的钦察大草原。
他们凑热闹一样的派人使宋,那更多是为了更近距离的旁观这场纷争——东喀喇汗国与宋帝国之间的关系,宋帝国对西喀喇汗国,乃至是其背后的塞尔柱人的态度。
这可真的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而且跟随使团前来的还有很多各国商人,这些人一路进到中原,进到汴梁,且不说他们对赵宋王朝的认知如何了,只一个通译问题,就让礼部上下焦头烂额。
“让礼部从汴梁的那些白番商户里抽取些人手,彼辈人手下定有精通番话之人,好解此燃眉之急。”然后还是要自己自力更生啊。
“此事了了,礼部当着手组建同文馆。”
对于这种‘突发’状况,赵构还能见招拆招。可对于东西喀喇汗国呢?对于塞尔柱人呢?那每一丝每一毫的态度分寸与赵宋今后的西进策略可都息息相关啊。
赵构这些日子里都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议。
因为整个西进策略,从地理探查到高昌回鹘和东喀喇汗国的解决方法,然后是对中亚各势力的解决,那都涉及到了赵宋帝国的方方面面。
在东面的女真没有被彻底干趴下之前,赵宋是不可能大手笔的用于西面的。而对金人的战事,谁敢说就一定能顺顺利利?
辽东关外那么广阔的土地,金人若不正面相抗,那都不知道能绊住宋军手脚多久呢。更没人能估算出对金作战的钱粮军需之耗费来。
如果把女真打平了,可国库里却空荡荡的了,那要施行西进策略,却又要一定年月的积累……
总之,赵构很有种眼冒金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