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六章 刘岱溃灭(2 / 2)
这是典型知易行难的工作。
纸上谈兵简单,一个没打过仗的书生,都能驳倒军中宿将。羽林军的突袭,就是属于那种只有纸上谈兵,才能发生的事例。
就在昨日,斥候的回报还没有什么异常,羽林军距离茌平虽然不足百里,但依然在安全距离之外。结果,只是过了一个晚上,近万大军就杀到眼皮子底下了!
这是何等恐怖的速度?就算沿河前进,在平坦的官道上行走,可以轻装上阵,但这样的行军速度也太夸张了些。要知道,羽林军是步兵部队,又不是骑兵!
比行军速度更恐怖的,是羽林军的阵列。
阵型很简单,就是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方阵,读过几天兵书,再在军中待上几个月,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摆出来。
让人震惊的是,对方变阵是在行进间完成的!
出现在视野内的时候,羽林军列的还是便于行进的长蛇阵,走着走着,一个个两百人的方阵,就那么自然而然的结成了。
到了接战前的一刹那,四十座小方阵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方阵,像是开天巨斧一般,从大河的尽头横扫而来!
反观兖州军这边,尽管居于守势,某种程度上算是在以逸待劳,可无论是军队的训练水准,还是指挥官的能力,都远远落在下风。
号令倒是没什么错处,但却偏向于意识流,将领们只是拼命的叫喊着,将整队、转向的命令吼出来而已,完全没考虑到士兵的执行能力,也没有任何针对性的号令。所以,兖州军也只能像是没头苍蝇一样乱作一团,成为衬托羽林军精锐的反面教材了。
巨斧般的方阵像是切在了豆腐上似的,随便一挥舞,就在兖州军阵上面整整齐齐的切下了一块。兖州军就像是狂风中的草丛,全无抗力,吹一阵风,就倒一片,半点偏差都没有。
即便在厮杀之中,羽林军的阵列依旧保持的极其严整,如林的长矛不停的伸缩攒刺,刺杀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向前进击的态势。
刺杀时是要发力的,一边发力刺杀,一边向前走,似乎不合常理,但仔细看过就会发现,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刺杀和前进,是分开进行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