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斗智斗勇建奇功四(1 / 2)

加入书签

直鲁联军第十一师师长刘昌浩少将是位不显山不露水的正统军人,自幼家境贫寒,却自强不息,十五岁入伍即参加军阀间的殊死拼斗,十八岁因战功获得参加保定军校的破格考试,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二期步科,出任直系军队中尉连长三年再次考入公费留学的曰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年进入曰本陆军大学深造,回国后担任直鲁军上校团长时年仅二十八岁,在直系军队分裂的系列战斗中屡建奇功。

由于刘昌浩生姓耿直,敢于对上直谏,与[***]的同僚格格不入不愿同流合污,一直被压制在上校团长位置上长达六年之久,张宗昌震慑于北伐军的强大威胁,于去年底与奉军、皖军联合急速扩充部队,才想起这个默默无闻却又有着真才实学的麾下将才,部队调整之后将一个被抽走大部老兵的十一师交给了刘昌浩,刘昌浩终于在三十三岁的时候晋升将军行列,毫无怨言接过十一师这个烂摊子,仅用三个月就将人见人弃的第十一师带成纪律严明的部队,可是时局给他的时间太少了,刚从济南开赴宿迁半个月,未经很好整训即奉命南下,与胆敢孤军深入直鲁联军腹地的革命军读力师作战。

宿迁至双沟镇距离仅为八十六公里,虽然路不宽但很平坦,非常好走,十一师在第一天疾行六十五公里之后立刻放慢脚步,用了足足十四个小时的时间分段前进,最终在凌晨四点之前全部进入柳巷以北的淮河北岸阵地。

让刘昌浩感到异常遗憾的是,师属炮营的八门野炮无法通过双沟镇至淮河北岸之间五公里的泥泞区域,面对一条条横亘于前只有数米宽的河道,炮兵们一筹莫展,几经努力,勉强推前一点三公里再也无法前进半步,于是,这八门老旧的火炮在战斗开始之际竭尽全力向对岸五点八公里的柳巷镇展开炮击,与八门迫击炮一起展开十分钟的轰击。

炮声停止,硝烟滚滚的柳巷镇除了几排木制营房和镇中几座民居燃起熊熊大火之外,看不到一个军民的影子。

站立在江边土岗上的刘昌浩放下望远镜,忧虑地望向东南方,对身边议论纷纷的副职和参谋们不理不睬,在参谋长陈衍达的询问下淡淡地说道:

“敌人已经撤出柳巷,看来是察觉到了我军的企图……命令从上游渡江的三团、四团,直接向南前进,用最快速度占领柳巷镇并马上布置防御阵地,其余各部除炮营之外立刻渡河开赴柳巷。”

“遵命!”

参谋长回答完毕跑下山坡。

一小时后,十一师九千人马尽数渡过淮河,进入柳巷一线,侦察小队络绎回报发现敌军主力,革命军以潘家镇为中心,凭借山包土坎构筑了一条长达六七公里的阻击阵地,从对方阵地布置和旗帜来看,敌军人数约为三个团八千人左右。

刘昌浩沉思片刻,没有贸然发动进攻,而是将这一情况电告五河县城指挥部,得到的命令只有四个字:全力进攻!

上午九时,刘昌浩终于下达全力进攻的命令,全师三个团在二十四门迫击炮的掩护之下拉开一线全速前进,进逼到革命军阵地前方两百米左右的距离,全体停止前进构筑阵地,双方你来我往的激烈战斗随之打响。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位于阵地后方四百米一座叫“孝子峰”的三十余名土岗上,读力师副师长胡子站在深挖五米的指挥部观察口,遥望浓烟滚滚枪声大作的阵地,绵绵细雨导致的潮湿空气让硝烟久久不散,观察起来非常吃力,因此不得不由通信排的官兵们担负起情报传递的重任。

“报告,敌人的一个团开始向我左翼阵地发起冲锋!”

“明白!”

顾长风颇为忧虑地问道:“胡哥,左翼的工兵营缺少重机枪,能吃得消吗?”

胡子放下望远镜,平静地回答:“别担心,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师工兵营的战斗力,比起一般部队来只强不弱,更何况对方是连续两曰急行军的疲惫之师?我敢说敌人三小时之内无法冲进工兵营阵地五十米范围内,工兵营抢时间挖出的数百个陷阱和伪装石坑就够敌人喝一壶的了。倒是你的二营三营阵地压力大,右翼阵地濒临河岸,没有高地优势,全都靠战壕和沙包,小雨下个不停,那里很快就会变成一片泥潭,所以你得多留意,预备队也主要支援这个方向,师属迫击炮连和你的机炮连都没动,就是让敌人发起两次冲锋之后让他们产生错误判断,等他们整体冲锋时再全部投入使用,这样才能发挥我们火力上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消灭敌人。”

“我亲自到右翼去。”

“小心啊!”

身背大刀的顾长风率领警卫班冲到右翼阵地,刚刚趴下躲避一连串横扫而来的机枪子弹,就听到敌人阵地上传来震天的喊杀声,敌人看准了左右阵地无险可守的弱点,在机枪火力的支援下开始发起猛烈冲锋。

顾长风提着花机关枪两步冲到三营长身边,冒着弹雨大声吼道:“传令下去,放到八十米再开枪!接着手榴弹招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