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河内王想干什么?”
“不如咱们斩鸡头烧黄纸,结为异姓的的兄弟?”
噗~
这回轮到崔耕将满口的茶汤喷出来了,堂堂的河内王和大周著作郎,像江湖人一样结义?这像话吗?真难为他想得出来。
不过,崔耕转念又一想,忽然觉得这老丑鬼之所以这么做,恐怕还是受了自己的启发了。
道理很简单,武懿宗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保狄仁杰复相,费了老鼻子劲了。但同样是跟当世清官搭上关系,跟自己结拜岂不是简单得多?虽然自己的名望远不及狄仁杰,但斩鸡头烧黄纸这事儿,简直毫不费力啊!
当然了,崔耕再理解武懿宗的心思,也万没有就此答应的道理。跟武懿宗搭上了关系,这个老丑鬼倒是有洗白的趋势了,但自己的名声可咋办?
于是乎,他赶紧想办法进行推脱,到了最后甚至道:“下官和魏王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兄弟相称,这要是跟您拜了把子,那辈份不是全乱了吗?”
武懿宗仔细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才暂息了这个心思。不过他表示,虽然没有名义,但从今往后,自己就把崔耕当亲兄弟看待了。谁欺到崔耕的头上,都必须过了自己这一关。
崔耕也就姑妄听之,随口应了几句。
接下来的日子就热闹了,崔耕和武懿宗的第二个赌约,开始在清边道广为流传。
传说武懿宗痛定思痛,发现自己是没听高人之言,才有了奚地之败。所谓的高人,当然指的就是崔耕崔二郎了。
于是乎,他冥思苦想,想了一个妙计,把崔耕请来自己的府邸饮宴。
等崔耕喝的醉醺醺的,武懿宗就问了,不知崔著作有没有什么法子,让咱们大周把奚族从突厥人手里夺回来啊。
崔耕当然就开始推脱,说自己没办法。
然后武懿宗就开始耍手段了,说崔耕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过如此”“欺世盗名之徒”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