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外交军事两线作战(2 / 2)
英国人则从欧洲抽调兵力,携带美国人支援的大批武器装备,准备开赴亚洲,对中国政府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
一时间,中英两国入目圆睁相互对视着,似乎要拼个你死我活,不打胜仗绝不收兵的架势。
自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访问美国时,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加上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又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直接将欧洲划分为以美国为首的一方和以苏联为首的一方,初步形成了相互间的军事政治对抗。
美英两国的所作所为,使得刚刚摆脱了二战,正在进行国内经济和工农业恢复建设的苏联政府,开始感觉到骤然变化的国际形势。
苏联政府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欧洲占据最为有利的战略位置,以此应对西方可能的政治、经济对峙和军事打击,保护其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和利益。
中国政府此时已经把在德国的占领区移交给了苏联政府,中国欧洲远征军也已经全部撤离返回中国。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中国欧洲远征军部队中原有的二百五十架zb43-3型喷气式战斗机以及四百二十辆t34坦克,全部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了苏联军队,加上中国政府将这些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生产图纸和制造生产线全部卖给了苏联方面,以此来折抵当年收回西伯利亚的补偿款。所以苏联空军的喷气式飞机研制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大批性能优越的米格17飞机被生产出来,并开始成批的装备部队,苏联的空军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现在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在亚洲哪儿你死我活的掐了起来,特别是英国军队在高雄和香港两地接连吃了亏,英国政府和军队全都忙活起来,英国人在欧洲的部队不断地进行集结和调动,摆出一副要在亚洲和中国人大打出手的架势。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必然要削弱其在欧洲的军事实力。
见有机可乘,苏联政府和军队也随即忙活了起来。苏联红军紧急调兵遣将,大量的部队前出到英国、法国和美国实际控制的军事占领区分界线一带。特别是在保加利亚的爱迪尔内、亚历山德.鲁波里斯等地区,苏联红军集结了两个集团军的部队,其黑海舰队也前出到黑海的唯一出海口附近的海面上游弋。
这时候的苏联政府,利用军事上的巨大优势,对土耳其、希腊、奥地利、芬兰和丹麦等西欧国家露出了铮亮的獠牙,打算乘中英两国对掐的有利时机,挤压和夺取美、英两国在中、西欧的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