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峰回路转(2 / 2)
赤瞳星的改变,乃至灰胡子能在玛尔萨拉快速崛起,就是流浪生产舰队牛刀小试的结果。
说牛刀小试有点夸张,应该说,是蜕变的遗产。
流浪生产舰队最开始是他利用先知的优势,从跟福克斯家族做交易,从其手上搞到10+3艘大型太空舰船起家的。
就算将每艘船都打造成基地舰,其产能也远达不到他所指定的那种能跟整个异虫种族比爆兵速度的效率。
那些舰船只不过是个起步,为的是生产足够多的来自{最高指挥官}的工程车。
凯恩•赵并不清楚这种尺寸比主战坦克还要大,看起来像是超重型桥梁架设车的设备的源头是哪里。但他清楚这个体系的扩增,是真正的指数级的。
它们厉害的地方是,配合质能转换机,将物质解构成原子级别,然后以之为原料,进行全息打印。
全息打印是真正的一体打印,以舰船为例,不存在舾装环节,大到跃迁引擎,小到一个耳机,只要是在蓝图设计范畴之内的,都会通过全息打印呈现。那种效果,跟星灵使用星门进行折跃十分相似,粒子组成物质,从无到有,一次成型。
可以这么说,有了这些工程车,打造一艘尺寸以千米计算的大型太空舰船,至少在用时上,并不比老练的航模爱好者用轻木、锉刀之类的制造一架滑翔机模型慢多少。
所以实际上,流浪生产舰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做的事情就是自我复制和材料囤积。
赤瞳星,以及灰胡子的崛起,就是靠流浪舰队的这个步骤完成后,退下来的次级生产线打造的。
时至如今,流浪舰队已经彻底摆脱了刚开始的那种寒酸模样,21千米长的企业级基地舰是它们的标配,超过1500艘的基地舰正在遥远的星域玩吞星级的资源采集。然后继续自我复制。
凯恩指定的最终数量是2万艘。别看现在只有1500,但指数级增长的效率十分可怕,半年时间足以膨胀到2万艘。
到那个时候,就等于2万个超级先进的工业城市,在同时开工生产。平均每天,就能制造10万艘戈尔贡级的超大型战巡。
一年3650万艘,这个规模就够唱太空歌剧了,也充分体现了什么叫产能爆炸的时代。
有这样的后盾托底,那些流浪舰队升级淘汰下来的生产设备,以及花费近半年时间所打造出的大型军事设施,也就成为了浪的起的资本。
当然,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凯恩自己也是要负相当责任的。
他一度觉得,以这样的力量,除非是异虫一上手就拿出不计代价跟他死战的态度,否则他绝对是能够扛的住的。
可等到旧支化身出现,立刻应了那么一句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