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第二百九十九节 丝路1(2 / 2)
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两大市场,非常值得开发。陆上,海上,都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陆地上,其实丝绸之路的极限还没有达到。真正将陆上丝绸之路开发到极限的,其实是蒙古人。蒙古帝国建立之后,他们将汉人的驿站系统复制到了草原上,让草原变得畅通,甚至一些欧洲小股旅人也可以安全的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
现在李慢侯正在开发草原丝绸之路,已经将安全的驿站系统推进到了漠北高原中部。西段要通过的乃蛮部、高昌回鹘都是耶律大石的附属势力,只要大石能在这段建立驿站系统,草原丝路就打开了。
海上开发,同样需要大石配合。因为李慢侯目前的投入水平,只能支撑到在新加坡建立基地,为此他跟占婆国、三佛齐都打过仗。这两个国家此时并不弱小,至少没有弱到李慢侯跨海轻松击败的程度。
三佛齐以苏门答腊的巨港为中心,信仰佛教,控制着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百姓习惯居住在水上,因此有不弱的海上力量。
出了马六甲海峡之后,面对的印度北部是混乱的回教封建主割据和混战状态,这些来自中亚的草原割据势力,不但强大,而且野蛮,很难和平沟通,你想跟他做生意,他想抢劫你的商船。而在印度东部,恒河出海口一带是信仰印度教的犀那王朝,此时占据着孟加拉地区一带,可不是后世的孟加拉国,还包括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是一个相当强大的国家,能挡住西部的中亚封建骑兵,就能挡得住李慢侯的大军,更何况李慢侯根本不可能派大军去。
孟加拉以东的阿萨姆一带,是唐僧笔记中的迦摩缕波国,此时已经衰落,混战不断,无法贸易。
所过之处,不是强大,就是混乱。都无法立足,或者立足成本太高,利益预期不足,风险太大。
可如果大石能在两河流域立足,控制巴格达的话,就很值得打通印度洋航道了。波斯人在衰弱,以前控制印度洋的波斯水上力量已经收缩,宋人商船目前取代了波斯商船,成为这一带的运输服务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