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第二次离开相位后,赵顼改年号为“元丰”,他希望有一个新的开始!
并且,他决定从幕后走到前台,亲自主持变法!
赵顼能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说,他是一个坚韧的人!也是个有勇气的人!
然而,变法依旧伴随着反对的声音。
赵顼失去了王安石,本就很伤心,又要独自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免有些恼火。
他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
他没有停止改革的进程,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宋朝基本建立起了更有利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其基本制度一直实行到宋朝末年未再进行大的变动。
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变法不是一无所成,只是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给大宋带来一个汉唐一般的盛世。
北宋中期,冗官成灾,不但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官员急增,而且造成官职不符,大批官僚无所事事却身居要职;办事效率低下,得过且过之风盛行。
这种官僚体制,当然既无益于朝政,更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因此,赵顼经过深思熟虑,下决心对官僚体制进行改革。
这一点,他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既然改变不了百姓的生活,那就改变臃肿的机构!
他首先对中央机构进行整改,使“台、省、守、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适当合并机构,裁减官员,使官员名实相符,有职有权。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统管中央行政。中书省主管宣布皇帝命令,批复臣僚奏议,决定重要官员的任免,下设吏房等八房办事机构。门下省主管审议中书省所定事宜。尚书省是执行机关,设宰相,分六部,行使实际权力。但兵部只管保甲、民兵等事,实际兵权仍为皇帝和枢密院掌管。这样,宋初以来中央机构虚职多而实职少的弊端,得以扭转,原来“三省长官不预朝政,六曹不厘本务”的怪现象消除了。
其次,赵顼统一了全国官员的薪金,原来只领薪金的虚官,改为相应的阶,以阶级领薪金,以便于对官员的考核和使用,使“卿士大夫涖官居职,知使责任,而不失宠禄之实”,发挥官员的积极性。
赵顼的元丰改制,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没有也不可能进行彻底的机构体制改革,精简官员,因而他徒有良好的愿望,却不可能达到巩固改革成果的目的。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西夏三十万军队攻打永乐城,边境将领曲珍与夏军交战,未能获胜,副将寇伟等为此战死,西夏军队随即包围了永乐城。
不久,永乐城陷没,给事中徐禧、内侍李舜举、陕西转运判官李稷在战斗中阵亡。
雄心大志的赵顼听闻西夏战事的惨败,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病情开始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