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的朝堂也与之前的朝堂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中书令王珪、尚书右仆射温彦博、秘书监虞世南三位宰相都在这几年间逝世了,朝中落下了不少的空缺。
辅机,作为朕少小相知的国家功臣让朕大失所望,竟然在主持编纂《氏族志》的时候,将七宗五姓的崔家列为第一等,而朕作为皇帝却排在七宗五姓之下。
堂堂皇帝的地位竟然还不比自己的大臣,也不知道辅机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长孙无忌害怕得罪七宗五姓,可是他难道就不害怕得罪朕这个皇帝吗!
蠢货!
若不是看在观音婢的面子上,朕肯定要狠狠收拾无忌这个蠢货!
可同样作为观音婢亲属的高士廉,却要聪明得多!
知道把朕放在第一位,知道什么是天子,什么是唯我独尊的帝王!
朕把高士廉提升到了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中书令由杨师道接任,吏部尚书交到了侯君集的手上,而贤婿也让朕安排到侯君集落下的兵部尚书的位置。
鉴于贤婿的年纪还年轻,怕在朝堂上不能服众,朕并没有让他一步到位成为宰相,而是任命为校检兵部尚书之职。
可或许这小子天生就是宰相的料子,他一到兵部,兵部的办事效率都大大地提高了,几次得到了玄龄的夸赞。
可朕其实知晓,这小子其实就是个甩手掌柜,在兵部都是不管事的,除了重要的财政与人事大权,其他都甩给了下边的侍郎。
可这就是真正宰相的能力!
上人劳人!
身为宰相,上承天子,下抚百官,肩上扛着是整个国家。
最重要的不是他处理细致政务的能力,而是他能不能团结官员,安定朝政,并将手下官员的才能都发挥出来的能力!
毋庸置疑,程处弼是妥当的宰相之才!
可是,他还缺乏重要的履历与心境!
他毕竟没有抚慰一方,作为一方封疆大吏主持一方政务,掌管一方百姓生死的履历。
他也没有能够在执掌一方数万、乃至数十万百姓生死之时,却依旧保持稳定心境,临危不乱,并妥善处理好问题的心境。
有了这样的履历和心境,他才能正式成为一名宰相,主掌朝政大权的尚书左右仆射这样的宰相,而并非是中书令、侍中这般参政议政的宰相!
而在此间,吐蕃酋长松赞干布率军侵犯了我大唐边郡松州。
为了保持救援的隐蔽性和及时性以便打吐蕃一个措手不及,朕听从了程处弼的建议,让程处弼亲率全新组建的羽林卫精骑赶往松州驰援。
这一战,也正好用来检验羽林卫的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