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狝一(2 / 2)

加入书签

木兰,本为满语,汉语为“鹿哨子”或“哨鹿围”,原本是满人捕猎时使用的一种工具,用嘴吹或吸,发出“呦呦”鹿鸣之后,引诱雄鹿来将其捕获。围场为哨鹿之所,故称“木兰围场”。由于鹿的品种、数量多于其它走兽,故而在行围中,鹿是一种主要猎取对象。秋狝(xian3)一词出自《左传》,意为秋天打猎,本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贵族们的嗜好。满洲及其先人世代以狩猎为生,素有精骑善射的传统,而围猎是常用的狩猎方式。所以秋围是满八旗的年度盛事。

木兰围场在热河行宫北边三百里处,周环千余里,北峙兴安大岭,万灵萃集,高接上穹,群山分干,众壑朝宗,物产富饶,牲畜藩育。围场北控蒙古,南拱京师,东通盛京,西临察哈尔,傅恒之父李荣保,曾任察哈尔总管,总领当地驻防八旗的军政事务。自康熙二十二年起,秋围渐渐成为定制,先帝时一度停猎,皇帝登基以来,又恢复了秋围。秋围一般会派兵一万余名,分为三班,一次行猎兵四千,并令宗室及各部院官员随行。分班随围的还有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行围过程分为布围、观围、行围、罢围四个步骤。

布围,一般由管围大臣统领王公,带领布围的千余名蒙古骑兵和喀喇沁、土默特等部提供的围甲兵及八旗军队等分头布围。布围后形成严严实实的形如铁桶一般的包围圈。

布围后,皇帝在大臣和侍卫的簇拥下从行营来到看城,登上看城观看,即为观围。皇帝一要看围猎队形是否整齐,相当于检阅队伍。二要看围内野兽多少,如果围的过多,就命令合围士兵开一个口子,放出部分野兽待以后再猎。此后,行围即打猎开始。皇帝出猎时各班近卫尾随其后,有牵狗的、有的驾鹰、有递箭的、有的专职护卫皇帝的安全。猛兽如果负伤逃跑,皇帝则命令一两个侍卫追杀。皇帝猎后还要陪太后观围,考察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及八旗将士的表现,作为赏赐、任用、提拔的依据。

行围结束后,蒙古王公贵族和二品以上的官员获得野兽在皇帝面前跪献。皇室子孙射获的都要记入档册,以备皇帝奖赏。在围猎中,如有队形不整齐,以及不奋勇追杀者,要给予严厉惩处。整个秋狝结束后,皇帝会在行宫设宴蒙古王公官员及兵丁,并赐食物、布匹、绸缎、白银等。当地盟长则代表所属蒙古各部在驻地向皇帝进宴。

参加秋狝的官员和将士成千上万,王公还会携带家眷,需要大量的生活物资,所以在每年木兰秋狝期间,众多商贩们随着秋狝大军行走。军队在哪里扎营,商贩便立即搭起席棚布帐,开设“临时集市”,出售各种商品。每年木兰秋狝的路线实际成了中原与蒙古的商贸盛事,促进了蒙古地区的经济民生。

※※※※※※※※※※※※※※※※※※※※

-

【八旗都统】清代的独特之处是八旗制度,八旗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和省府州县一样也要管理百姓,而非单纯的军事组织,是很复杂的系统。

八旗,即八色旗,每色旗下有三固山,及俗称的满族旗、蒙古旗、汉军旗。这三种以民族性名称命名的旗(固山),合而为一个单位,即同色旗为同一行政系统。八旗统一的、大的行政事务,以同色旗为单位。如长期存在的分封、统领制,宗室王公各统本色旗下三种固山,分给佐领属人,也是三种固山的佐领同时分拨给予受封的宗室王公领主。

再如,京城住居地、圈地之分拨,同色旗下三种固山在同一区域范围,兵丁训练在同一场地;选秀女,同色旗下的三种固山的备选女子为一个大单位,与其他色旗分先后排序;选取官学生、征用某些官役,也是以每色旗为单位。

固山分为三级组织,我们经常看到“都统”、“参领”、“佐领”这些称呼,这三个职务就是固山的三级组织。同色旗下的三个固山——满洲旗、蒙古旗、汉军旗,每固山设都统(固山额真)1人,副都统(梅勒章京)2人,八旗共24固山,共设都统24人、副都统48人。都统初为正一品,乾隆中期改为从一品。副都统,正二品。固山下设甲喇,汉文称参领,正三品。甲喇下,是佐领,满文为牛录。每旗参领和佐领人数不一样,因抬旗改旗,佐领人数还经常变动。

皇帝的上三旗里,镶黄旗居于首位,富察家就是隶属【满洲镶黄旗】。令妃及家族最后也被抬入满洲镶黄旗,这个抬旗是很彻底的,既抬入上三旗之首镶黄旗,又抬入满洲旗,因为她是皇帝的妻(还不是妾~,抬旗在她过世之前,她早已是皇贵妃,绝对的六宫之主)。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以镶红边的黄色旗帜而得名,地位最高。李荣保长子广成于乾隆十六年出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乾隆二十七年出任正黄旗蒙古都统。

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孝贤皇后不仅旗籍高,而且出身于名门宦家。富察姐弟,华丽丽的满洲极门高第贵族世家出身,是老贵又是新贵之家。同为上三旗的还有正黄旗和正白旗。受汉文化“正副”观念影响,现代民众、影视剧多误认为正黄旗为八旗之首。实际上镶黄旗才是八旗头旗,皇帝的户口亦登记在镶黄旗内,称“镶黄旗第一参领第一佐领上御名”。

【玻璃窗子】西方先进的玻璃制造技术在康熙时期便传入中国,但到雍正时期才在上层社会普及。后妃及皇子住处多装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