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0节(2 / 2)

“儿臣知罪,是儿臣听岔了,刚刚来之前儿臣的侧妃摔了一跤情况危急,儿臣心绪不稳才会听错了。父皇不要生气了,都是儿臣的不是,父皇息怒,请父皇一定要珍重龙体,倘若因为儿臣失言而让父皇伤了一分一毫,那儿臣便成了这大秦国的千古罪人了!儿臣百死难辞其疚啊!”

禹王最擅长的,就是讨他老爹欢心,不管在何种场合,不管文武百官如何一脸鄙夷的看着,不管到底是不是他的错,只要皇上不高兴了,他立刻马上痛哭流涕承认错误,管他谁对谁错呢!反正惹他老爹生气了对他一点儿好处也没有!

当然,皇上很快就会被他这样恭敬顺从的态度模糊了重点,怒气一下子就消了一大半。

这是个很常见的情况,寻常百姓家,父母都会比较疼爱不抬杠顺着父母脾性来的孩子,别说是天家皇室了。皇帝一辈子高高在上习惯了,像安王那样因为一点点政见的不同,就八匹马也拉不回,硬是搞的他老爹下不来台的孩子,自然不讨皇帝的欢心了。

而梁王嘛!残暴骁勇有余,却不够圆滑老练,想争储夺嫡的野心都恨不得刻在脸上了,不够聪明,皇帝也是疼爱不起来。倒是禹王,长袖善舞,有勇有谋,懂得讨他的欢心,事事顺着他的心意,这一点皇帝很受用。

果然,皇上冷哼了一声:“起来吧!姑且念在你情有可原的份上原谅你这一次。”

梁王调走了十万禁卫军,整个长安城兵力空虚,不过好在,长安地处大秦腹地,远离南北战线,便是燕魏此时发难,想一路打到长安来也得耗费不少时日呢!到时候皇帝大可急调各地的驻军前来守卫长安。只是,倘若梁王一时想不开,和燕主结盟,打开邺城让燕军长驱直入,那形势就不容乐观了。

至于梁王为什么要出逃,恐怕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吧!

随着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司会审,齐越旧案的冤情渐渐浮出水面。倘若梁王今夜没有出逃,那么不出几日,三司会审的结果就会呈到御前。

当年之事,是梁王嫉妒东宫人才济济,而当时的太子妃又出自梁王母妃的母族孟氏,太子妃出嫁前与梁王青梅竹马,原本不出意外,她是应该成为梁王妃的,譬如,禹王就娶了魏阀的嫡女。

谁知魏皇贵妃却棒打鸳鸯,将孟氏的嫡女赐婚给了太子当正妃,那一年梁王的母妃已经病死数载,没有她为梁王维系和孟氏之间的关系,孟氏当然乐见嫡女成为太子妃,毕竟当时东宫地位稳固,被册封成太子妃,那就是将来的皇后了。

即使和梁王联姻,也不过是个王子妃而已,哪里比得上一国之母带来的荣耀!孟氏便舍弃了梁王,偏偏太子妃与太子婚后日久生情伉俪情深,这便更加让梁王受不了了。

他是一手策划了东宫的那场刺杀,可齐越之子醉酒调戏太子妃一事他根本毫不知情,梁王虽然残暴,却也没有狠心到利用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人来对付敌人。

事后太子妃身死,那一切的罪过便被顺理成章的推到了齐家身上,即使当时发生的一切并不合理,齐越一脉一贯忠诚,齐越之子更是长安城中有名的老实人事情处处透着疑点。

可却像是有一只幕后黑手在默默的推动着那一切似的,齐家的罪名,莫名其妙就坐实了,梁王也因此逃过一劫,没有因一时冲动行刺太子而获罪。

事情平静了十三年,终究还是被翻出来了。

梁王很清楚,当年他年少气盛,犯下的那些罪过是经不起推敲的,大理寺很快就会查到他的头上,再加上父皇有意要收回他手中十万禁卫军的兵权,他不能坐以待毙。

而他唯一的后路就是燕主的承诺,早在燕主遣公主前来和亲的时候就私下联络过他,承诺倾力相助,助他登上皇位,而梁王则愿意以邺城附近十三座城池为礼答谢燕主。这才了有了今夜的私携禁卫军叛出长安。

第395章竟无人可用(三更)

而梁王带兵出逃,是皇帝不愿意承认的最坏的那种可能性。可能是近几年他的精力越来越不如往常了,人老了心肠也硬不起来了。怏怏大秦,后宫佳丽三千,可这位皇帝膝下却只有三位皇子,甚至连寻常百姓人家的人丁兴旺都比不上!

这里面有多少腌臜,皇帝自己心里头清楚,所以唯一存活下来的三个儿子,即使各有各的不足,他也是哪一个都不愿意失去。假如梁王能够悬崖勒马,及时被劝返,那么他还能想尽一切办法保住这个儿子,储君之位他是无望了,可至少还能保他一世平安,衣食无忧啊!

所以,派去拦截的人选很重要!

派禹王去?

不行!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禹王平日里就没少打压梁王,如今怎么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灭了自己的竞争对手,顺带将那十万禁卫军收入囊中?

派安王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